阅读历史 |

第176章 许啨要找回面子(2 / 2)

加入书签

许啨的话令江枫明白了她的意思。

“我在那里还有一套,要不就把那套房子给你不久行了!”

“我不要,那是你的,我不能够落一个抢夺必然人房子的名声。”

许啨心里面的结就是在这里。

“那可怎么办?要不咱们两个人现在就去看房子?你相中了什么地方,我就把它买下来,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这可是你说的?你说话算数吗?”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把面子掉在地上,不管怎么说,你也是京城电影学院92届的,你说是不是?”

许啨破涕为笑,她轻轻地嗔怪了江枫一句。

“算你还有信誉,这一次就这么过去了,下一次可就不是这样了。”

“我保证,肯定没有下一次了,咱们走吧?”

“嗯。”

江枫和许啨离开以后,她姥姥和徐晔说,啨儿看上这个小伙子了,你回头打听、打听,他是做什么的。

1994年京城房地产,可不是几年以后那样热火朝天,眼下,可以选择的楼盘实在是不多。

九十年代初,京城基本上还处于福利分房的时代,在举办完亚运会之后,方才起动了商品房的市场开发。

京城最早的一批商品房是始于1992至1993年的外销房,外销房的主流售价是1500-3500美金。

当时的汇率是1:8,所以,市场主流商品房的价格也就是20000-30000元一平米。

所谓外销房就是卖给港台和海外人士,他们不能购买内销房,只能购买外销房。

因为这个时候,京城除了外销房还有一种是内销房,内销房顾名思义是卖给国内的购房者。

国内的购房者在这一点是就有了一些特权,那就是大家不仅仅是能购买外销房,同时也能购买内销房。

不过,市场上的主流是外销房。

外销房占到了市场80%,外销房开发商80%是港资,外销房客户70%是港岛人和海外人士。

剩下的30%,就是内地第一批发财的老板和明星。

外销房购房合同是红色外皮合同,当时购房合同就两张纸,内容仅约定了价格、交房日期、付款日期等几个条款。

“你想去什么地方看房子?是王府井、西单、京城站、崇文门还是其他地方?”

江枫一边开车,一边询问着坐在副驾驶位置的许啨。

“我不知道,反正我不想离家里面太远,还有就是房子在名气上不能够比亚运村小?剩下的事情就你的了?”

“噢,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好,那接下来你就听我的安排吧!”

90年代京城主要的开发商均是外资,而且差不多都是港商。

这是因为在90年代初,京城的有关部门曾经去港岛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的目的主要是繁华地段的旧城改造,于是,新鸿基、九龙仓、恒基、新世界等房地产开发商就纷至沓来。

坦率说最早的外销房,都拥有极佳的位置,雄厚的开发实力,靓丽的外观设计,豪华的入户大堂,便利的商业配套。

江枫思考着外交学院在京城的西城区阜成门外展览馆路。可是,附近真的是不好找现成的楼盘。

“咱们能不能够把范围设定在二环以内,这样就可以多看几个地方?”

“好,如果实在是附近没有,也只好这样了,我这个人还是非常好说话的。”

听许啨这样说,江枫是硬憋着不敢笑出声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