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每袋提成五分钱(1 / 2)

加入书签

关于陈建国那边的推广,莫言是一点也不担心。

说句不是大话,就那二十箱的干脆面,陈建国分分钟就可以卖完。

先不说商店什么的,假设他的底下只有十家小型批发铺吧。

每家进购两箱,十家也能把二十箱给全部平摊了不是。

不过陈建国能不能卖出去不是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其他批发铺拿走货之后能不能给卖出去。

这关乎着老百姓会不会喜欢,会不会买单,非常重要。

只有老百姓接受了他的干脆面,那才能叫做成功。

反之,如果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同,就没有市场,结果也只能阵亡。

对此,你要问莫言担心吗?

说实话,他是真的有点担心。

对于干脆面的质量和口味,他确实有着百分百的信心。

但他也不确定在后世爆火的口味,提前拿到九十年代来会不会愿意买账。

如果人人都能像张铁,陈鹏,陈建国刚吃的时候那样。

除了惊叹就是赞不绝口的话,那么基本上就稳了。

但结果,谁知道呢?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等待老百姓的反馈了。

没过一会,张铁率先回来了,同时还带来了十二辆三轮车。

“莫哥,听铁哥说你做生意了,要找我们拉货是不是。”

刚一下车,刘大力便是急忙跑到莫言的身边给他发了一根烟。

刘大力今年都三十二了,比莫言和张铁还要大上十二岁。

不过这声哥叫的很顺口,也没有感觉丢人或者尴尬。

他们也算是老熟人了,自从认识的时候就是一直这样叫。

原因有两点。

一是因为莫言和张铁两人是二混子。

普通人都是害怕二混子的,只有叫的亲,或许才能不会被欺负。

二是因为刘大力以前被人欺负时,莫言和张铁帮他出过头。

所以前者对后两者也非常的感恩,更加的尊重。

因此不在乎怎么叫,也不在乎吃不吃亏啥的。

莫言看了看和刘大力一起来的十一人,他基本上也都认识。

以前和张铁站街,没活的时候就在一起聊天吹牛逼,相互之间也算熟悉。

他们和刘大力的年纪也都差不多,最大的也就才四十一岁。

就这在骑三轮车之中也算是高龄的了。

这个年头,分为两种人,一种是正斗的,一种是不正斗的。

比如之前的莫言和张铁,他们两个就是属于后者。

而正斗的年轻人,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

如果没有专业和手艺,也没有固定工作的话。

基本上都会选择骑三轮车拉货赚钱,至少稍微轻松一些。

超过四十岁的,基本上干的都是更加累的苦力活了。

比如扛化肥,扛水泥,扛粮食,扛麻捆,还有毛匠活等。

当然,越累的活越赚钱,这个也是肯定的。

书归正传,莫言直接把刘大力等人给带到了办公室里谈。

这个办公室其实就是张铁的卧室临时改装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