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章 北风呼啸阴山草(2 / 2)

加入书签

大家心里都这样想着,果然,旬蝇接受到了同行们的眼神期待,继续炮轰囚臣。

“囚臣公子所言,实在不知所谓,仙种乃是陛下推行,陛下前世乃仙界中人,当然早就知道仙种妙处,雒山公子乃是胡言乱语,竟然还要重新测试仙种毒性,简直荒谬!

更荒谬的是,囚臣公子乃墙头之草,两面搅和,竟然还支持雒山公子所言,自以为精妙绝伦,实际上却是个彻底的中间派,蛇鼠两端!”

这个武将说得义正言辞,对着扶苏抱拳:

“陛下,囚臣公子乃胡言乱语,不识抬举,陛下乃是天上仙人,所带来的仙种何须试吃,只管尽情全天下铺陈,天下人能食得仙种,乃是天下人的福分,哪里容得他们挑三拣四!”

旬蝇说完,两眼放光,等着扶苏的评判。

扶苏听完旬蝇的话,只觉得两眼一黑。

这就是大秦武官的代表言论吗?

无脑吹自己,没有丝毫反对意见?

也对,大秦军队本来就是皇帝忠实卫士,永远忠于皇权,这才是正常的状态。

大家军队武将,上到蒙恬王翦,下到王离韩信,哪个不是完全听命于扶苏,哪里会思考扶苏发出政令的正确或错误性,都是指哪打哪,就是一支没有思想的战争机器!

扶苏要打赵佗就打赵佗,扶苏要打匈奴就打匈奴!

或许说,这正是军队的基本特性,最强大的忠诚性和服从性!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如冒顿训练士卒,就必须指哪打哪,让士卒把脑子都抛弃,甚至连射杀单于,都毫不犹豫地执行,这就是一支最忠诚的军队!

或许可以从反面上说,一旦军队有了思想,那反而危险了。

因此,面对旬蝇这样偏执的发言,扶苏不应该生气,反而应该高兴才是。

但他却高兴不起来。

这是侧面反应了,大秦选官制度的落后性。

如今大秦的选官制度,以军爵制度为主,保举和征召制度为辅,兼以考试制度,但总体来说,文官选拔能力极弱,而且极易产生腐败。

如今的朝廷之中,武人出生占多数,文人出生的官员占少数,这并不是说明文官地位弱,反而文官地位很高,武官爵高但政治地位低,这是秦始皇十几年进行内政改革的结果,一直弱化武官对于朝廷的影响力。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武将过多,用来荡平天下没问题,但要拿来治理天下,水平显然是不够的。

一个朝代刚兴起时,往往都有旺盛的生命力,到了后面,就会渐渐衰弱,这是历代无数国家更替,积累出来的道理。

这时候的大秦便是如此,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总总问题,却都显现出来了。

脑袋里散乱地想着,扶苏看向子婴:

“子婴,旬蝇所言,你看如何?”

子婴闻言,上前揖首:“父皇,儿臣认为三弟所言,有一定道理,但是儿臣和旬将军的看法一样,仙种乃是父皇从仙界带来,我等不该妄加揣测。”

“嗯。”

扶苏听了,漫不经心地点点头。

他的手指点在椅子边上,随意地看向一边坐着的囚臣。

囚臣依旧是十分淡定的姿态,坐得不是十分笔直,却让人挑不出错误,面色不拘谨也不急切,非常轻松的样子。

见到这一幕,扶苏开口:“囚臣,大家都认为你的策论不对,乃是偷奸耍滑,抄袭哥哥们的策论,你认为呢?”

囚臣闻言,一点也不意外扶苏会喊他,站起来道:

“父皇,儿臣曾闻人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又闻: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臣的策论虽然取之于兄长们的策论,却正如青之出于蓝,冰之寒于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何来偷奸耍滑之说呢?”

听到这里,以旬蝇为代表的武官都面露不悦,奈何扶苏没开口,并不敢妄言。

以冯劫为代表的文官更是叹息,本来这场表演是他们为雒山安排好的,这些文官的想法,和囚臣差不多,却不想雒山如此叛逆!

扶苏听了他的说法,却是眼睛大亮。

“好!”

“囚臣,朕现在封你为太子,统领众位皇子,协助孤一同处理国家大事!”

此话一出,满座震惊!

很快,快马将这个消息带出京城,昭告天下。

天下皆惊!

大秦西部,蜀郡。

快马来到。

“郡守大人,囚臣大人,公子他,他!”

老仆激动得跑进来,激动得声音颤抖,好像得了失心疯。

“怎么了,我外孙怎么了?”

蜀郡郡守陈昌,这个年近耳顺之年的老人激动地从桌案站起身,问。

“囚臣公子他,当太子了!”

老仆一口气说完,扯着嗓子大口呼气。

“什么,太子!”

“那我岂不是成了太子大父?!”

陈昌说完,一口气没上来,厥了过去。

“大人,大人!”

北地,阴山脚下。

阳山之南,阴山之北,高阙之地。

北风呼啸,阴山凄草顺风摇摆。

坚硬的铠甲,精壮的大宛马,一个个匈奴士卒身上带血,等待冒顿下令。

这时,他们已经越过长城了。

这些人本来想迂回进入秦王朝的地界,但是秦王朝的长城烽火太过麻烦,他们除非从高阙西部流沙地进入,若从长城走,就总免不了被发现。

这次依旧如此,他们没有及时杀死长城上的守军,被放了烽火,一路烽火急驰,死了不少兄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