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黄石三问(2 / 2)
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大意是:
圣人凭借阴阳二气来统御天地万物。
一切都是从虚无中变化而来。
天地万物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所谓太易,是指灵气没有出现时的状态;
所谓太初,是指灵气开始出现时的状态;
所谓太始,是指灵气化形的状态;
所谓太素,是指灵气化为实质的状态。
形、气兼备,没有分离,叫做混沌。
所谓混沌,说的是万物浑然,没有分开,即盘古开天地之前。
也称为易。
易:混沌无形,变化为一,一变化而成为七,七变化而成为九。
九乃是穷尽。
穷尽之后便是九九归一,再次变化为一。
一是形状变化的开始。
清气上浮成为天,浊气下沉成为地,中和之气化为生命。
天地万物由此变化而生。”
黄石公听完,满意地点点头。
……
“黄石三问,第三问:
《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才指天、地、人。
天干代表天机道,地支代表地脉道,藏干代表人间道。
三才之中,天为大。
譬如眼前的三道门,谁都想进天字门。
正所谓天命不可违,为何我们不听天由命,斩掉地、人两才,独尊天道?”
尝试过前面两个问题后,青年们变得非常谨慎,纷纷沉思起来。
更有甚者开始默默地回忆《列子》的内容。
金鳞见无人作答,上前说道:“子列子曰: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
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
何则?
生覆者不能形载,形载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出所位。
故天地之道,非陰则陽;
圣人之教,非仁则义;
万物之宜,非柔则刚;
此皆随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
故有生者,有生生者;
有形者,有形形者;
有声者,有声声者;
有色者,有色色者;
……
能陰能陽,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圆能方,能生能死,
……
能玄能黄,能甘能苦。
无知也,无能也,而无不知也,而无不能也。
大意是:
天地不是万能的,圣人不是无所不知的,万物各得其所。
所以,天的职责在于庇佑苍生;
地的职责在于供养万物;
圣人的职责在于教化引导;
万物各有其适用的场所。
如此,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人难免也有茫然之时,万物总有适用之时。
这是因为,庇佑者不能供养,供养者不能教化……
所以,天地之间,非阴即阳。
圣人的教化,不是仁便是义;
万物根本,不是柔便是刚;
可以缩短,也可以延长;
可以是圆,也可以是方,可以生,也可以死。
可以上浮,也可以下沉;
总之,他看似浑然不知,全不在乎,抑或并不重要。
但却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妙,精妙!”
黄石公一拍大腿。
“金公子真大才也!”
……
半晌后。
黄石三问考核完毕。
黄石公双手背负,来回踱步。
不知何时,他的手中多出四枚令牌。
一枚金色令牌,两枚银色令牌,一枚灰色令牌。
他走到金鳞面前,拍了拍金鳞的肩膀。
“金公子,老夫十分看好你,这枚金令就交给你了。
太白山试炼,金令大有用处。”
金鳞点点头,接过一枚金色令牌。
还剩三枚令牌。
黄石公大手一扬,令牌分别射向三组队伍。
烛骨儿、五方龙族,分别得到一枚银色令牌。
元凤四脉得到一枚灰色令牌。
“令牌名曰:灵犀令。
持金色灵犀令者可以走入天阶洞府内。
持银色令牌者可以走入地阶洞府内。
持灰色令牌者只能进入人阶洞府。
不同的洞府机缘也不尽相同。
天阶机缘最是丰厚,人阶最末。
一旦有人走错洞府,后果……,你们刚才也看到了。
希望你们好自为之。
奥!”
黄石公猛然想起了什么。
“太白山中不只有造化珠,更有一枚洛河令。
但是,洛河令现世有一个苛刻的条件。
那就是必须有金色灵犀令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洛河令择主而行,胡乱抢夺只会徒生烦恼。
不同颜色的令牌对洛河令有不同的吸引力。
金色令牌犹为胜之。”
话毕!
众人同时看向了金鳞手中的金色灵犀令,贪婪的目光暴露无遗。
他们恨不得将令牌抢夺过来。
但此时黄石公在场,多有不便。
众人只得悻悻地转过头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