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2章 退让(2 / 2)

加入书签

元达笙瞧了瞧他:“过两年再来说这个事情,你先把自家的事好好处置,还有真儿年纪也不小了,你要供他上学。你计划做什么事情,最好能和石头娘商量一下。”

元达笙从戚善身上知道,女人在有的时候是不可理喻的,哪怕如戚善这样心胸宽大的人,她要有心计较起来,也要需要他用尽心思去安抚的。

在翰林院当差,元达笙总算走过他认为最困难的一年,结果后续的事情,也是一关接一关的要仔细过。

高大人私下颇有些妒忌的和他说:“我的前程瞧得见,你的前程瞧不见。你可要事事小心,别给不如你的人算计了。

明年科考是大事,你和你老友们有什么话要说,赶在年前好好的说一说,年后,就不要有任何的接触了。”

元达笙瞧着高大人很有些感动,他觉得和高大人只有三分的交情,结果高大人能和他私下说这样的一番话,他还是受了高大人的好意。

他不觉得翰林院有不如他的人,大家都是经过科考才能进翰林院的,只是进来后,大家才知道翰林院也没有外面人认知的清贵。

元达笙有时候会庆幸,自家兄弟早已经分家,他不用担负养一大家的重任,他家里面有贤妻,家事上面也不用他操心,而且她和邻居们还能友好交往,也能听说一些下层的声音。

果然祸福相依,在两位兄长坚决要求分家的时候,他对兄长们所有的期盼落空后,他只能靠着好好学习,走出一条生存的路。

在多年后,他进了翰林院,因为不用多负担家里人的生许,翰林院每月银子供自家花费后,还能有存下少许的银子。

当年他执意要娶戚善的时候,府城一些同窗出于好意说过一些话,他当时不曾动摇过心思,他和戚善最终结了良缘。

他现在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娶了戚善,家里面的日子总会带上几分艰难,但是戚善却把家里面的日子过得惬意,他回家只会有完全放松的感觉。

元仕进夫妻来的时候,原本打算住上一年半载回元家村,他们来了后,发现儿子儿媳妇对待他们依旧如从前一般的孝顺,而且家里面大小事情,也会问过他们的意见。

他们也不提要回家的事情,元仕进和元达笙说,等到他们有了第三个孩子,孩子大了几岁后,他们再考虑回元家村的事。

父母对儿子的慈爱,总是体现在一次又一次的退让,在元达笙和元同泽在城外买地皮,准备修造院子的时候,他们再一次为了儿孙的前程,自行开解了自个。

元达笙和戚善说:“我爹娘是难得的开明长辈,只要对儿孙们有好处,他们也愿意为了儿孙的事,一次又一次来改变自个的想法。

有的时候,我觉得对不住他们,但是又不想哄骗他们。元家村对我来说,真的是回不去了,纵然以后回去了,村里人对我们一家人,也不会是和从前一样的态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