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 天下何人配白衣?(1 / 2)

加入书签

大唐。

白袍军神薛仁贵看着盘点视频,感慨万千。

“十大猛将盘点?”

“不知道我薛仁贵能不能上榜?”

“我薛仁贵为求上榜,不为了其他,只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我要让天底下的人知道,陛下没有看错人,我薛仁贵值得大唐的信任!”

薛仁贵眼圈微红。

对于太宗皇帝李世民,他有一种由衷于心的尊重和佩服。

薛仁贵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

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

并不是什么寒门。

但是,薛家却因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

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

他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其妻柳氏说:“有出众的才干,要等到机遇才能发挥,如今皇帝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您何不争取立功扬名?富贵之后回家,再迁葬也不算迟。”

薛仁贵应允,于是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征,自此步入军旅。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李世民命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分别率领水、陆两军,进攻高丽。

次年二月,李世民亲征高丽,三月,在辽东安地战场上,郎将刘君邛被高丽军围困,无法脱身。

在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丽一将领人头,将其首级悬挂于马上。

高丽军观之胆寒,于是撤军,刘君邛也获救。

此役过后,薛仁贵名扬军中。

同年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境内,不断击败高丽守军,六月,唐军至安市城,高丽莫离支渊盖苏文遣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大军二十五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

李世民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此战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呼冲阵,所向无敌,高丽军望之披靡。

唐军大举跟进,高丽军大败,被斩首两万余级。

驻跸山大战后,高丽举国震惊,后黄城、银城等地军民皆弃城而逃,数百里内断绝人烟。

战后,李世民特意召见当时只是普通士卒的薛仁贵。

李世民赐他马二匹、绢四十匹及俘虏十人为奴,并升其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

从那时起,薛仁贵就非常感激李世民。

身为一个皇帝,能亲自召见当时只是普通士卒的薛仁贵,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马不常有。

大唐不缺英勇善战、勇猛无双的将领,但是缺的正是像李世民那样善于发现人才,唯才是举的皇帝。

当薛仁贵看到李世民时,他的心情有多激动?

等于是后世一名为家为国的边疆战士,看到华夏最高领导人的那种激动。

因此从那时起,薛仁贵对于李世民,无比的尊重。

“陛下对于我薛仁贵的知遇之恩,我终生不能忘怀。”

“若是我能上猛将榜单,不仅是为我自己争光,更是为陛下争光,为大唐争光。”

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大唐,这是薛仁贵必生的心愿。

大宋。

“盘点十大猛将榜单?”

“不知道我狄青有没有资格?”

“在与西夏作战长达四年,前前后后大小战役一共二十五次,身上所受的箭伤不计其数。”

“我狄青冲锋陷阵,一马当先,四年的时间里消灭了那么多作乱的部族,焚烧了西夏准备作战的数万石粮食,同时还修建加固了西北地区重要的关口,杀得西夏将士不敢多言。”

“如此勇猛,能不能上榜?”

狄青不愧是一代名将。

每次作战时他都会披头散发,戴铜面具,给西夏军队带来了无尽的噩梦。

由于在与西夏军队作战中卓越的表现,狄青得到了当时很多大人物的赏识,像当时的经略使韩琦、范仲淹都非常器重狄青,范仲淹甚至还亲自教狄青学习《左氏春秋》,此举使狄青从一介武夫变成一个文武双全的战将。

“我之勇猛,甚至当今陛下都召见我询问军国大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