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赠画(2 / 2)
“陛下,歇一歇罢,起码吃些糕点喝些茶水啊。”
“不可,迈柱呈上如此重要的军情,朕岂能怠慢?白莲教……又是这个白莲教的支教?”天正帝很是恼火地看着奏折,重重地将奏折拍在桌案上。
“白莲教作乱也不是一日两日了,陛下何不召集湖广勇士,里应外合,一举破之?”
“巡农御史贾蓉已经到任了,迈柱又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事,莫非是想要贾蓉再重现一次施南将军的威风吗?”天正帝沉吟片刻,多半就是这样了没错。
“张廷玉,你有何看法?与朕说说。”
“老臣以为,委派贾蓉确实合适。”
“此话怎讲?”
“其一,不必朝廷动兵,贾蓉自己做了这个恶人,其二,也能震慑湖广及川东的地头蛇,使其短期内不敢再轻举妄动,其三,贾蓉若再次立功,说不得朝廷将得一大臂助,迈柱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只怕是撑不过几年了,老臣与他谈过,他说颅窍被人击伤,颅中瘀血一直不散,恐怕活不了几年……若有个威望足够的年轻人来替代他,想必也是成全了他辞官休养的心愿。”
“若如此……贾蓉岂不是成了最大赢家?”
“非也,陛下想想看,若贾蓉真的一战功成,朝廷赐下封赏,届时必然回京受赏,那时迈柱若是不在了,谁还会记得此人之功?”
天正帝有些惊奇地看着张廷玉:“这可不像是你说出来的话。”
“贾蓉短短一月平定湖广各地土司之乱,连带川东也被打击了一番……此子潜力无限,他日若得腾飞,只怕再无人可阻,老臣也是为他将来着想,若他真的做成了,也不需要封赏太过,只需要令他做武昌守备,领兵六千即可。”
“嗯……张爱卿此言有理,贾蓉的确可大用,但眼下还不是他大放异彩的时候,年轻时若是树敌太多,也容易被人害了,就依你之言,颁布诏谕。”
作为一代传奇的张廷玉,此刻心里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像他这样的官场人精,已经很懂得如何借助官方渠道打压排挤外官了。
毕竟他发迹就是在天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以后,为翰林院庶吉士。
天熙四十二年,张廷玉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
天熙四十三年四月,入值南书房。
天熙帝召他至畅春园,询问其父张英致仕居家近况。
命他赋诗,张廷玉作七言律诗二首,颇得天熙帝称许。
当日奉旨侍值南书房,特旨带数珠,著四品官服色。“辰(早七时)入戌(晚九时)出,岁无虚日。塞外启从,凡十一次,夏则避暑热河,秋则随猎于边塞”。
圣祖车驾远巡遍历蒙古诸部落,“穷边绝漠,余(廷玉)皆洱笔以从”。
张廷玉身居内廷,承袭父业,“久持讲握,简任机密”。
天熙四十四年后,多次随驾南巡及打击蒙古诸部。
天熙四十七年六月,张廷玉母亲离世。九月,父亲张英离世。
服阕,仍原官。
天熙五十一年二月,充会试同考官。
四月,授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
天熙五十五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天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充经筵讲官。
天熙五十七年十月,充武英殿试读卷官,十一月,充纂修《省方盛典》副总裁官。
天熙五十九年五月,授刑部左侍郎。次年授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
天熙六十年二月,身任刑部右侍郎的张廷玉奉旨与都统耗赖等赴山东稳妥地处理了盐贩王美公等“聚众劫掠屯庄”案。
六月,调吏部左侍郎。他“绝苞且,杜请花,锉玫肃然”。张廷玉涉政不久,他的才干便崭露头角。
天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天熙帝驾崩于放春园,皇四子陈胤真入承大统。
经过二、三十年的艰苦激烈的奋争,陈胤真深觉皇位来之不易,为了实现自己夺得皇位的夙愿,开始大力扶植和培养自己的势力。
他曾说:“为政以得人为要,不得其人,虽食法美意,徒美观听,于民无济也。”
于是,慎选作为前朝老臣的张廷玉作为辅佐他筹划军国大政的主要助手。
张廷玉在《澄怀主人自订年谱》中记述了陈胤真相中他,并对他赋予厚望。
一是他学问优长,“气度端凝、应对明晰”,有才干。
二是他为自己恩师张英之子。这对陈胤真来说是日后难得的贴己之人。
圣祖新逝,胤真登极,即命张廷玉兼学士衔,协同翰林院掌院学士阿克敦等办理大事典礼翰墨,供几筵祭告文字。
熙正之交,政务殷繁,谕旨每日下数十次,皆由张廷玉承命应办。
可以说,在天熙时代,张廷玉的故事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即使到了天正时代,他的故事也依旧很精彩,民间传闻说天正帝近年来眼神不好,批阅奏折,都是张廷玉在一旁校对的,否则绝对不会颁布出去。
虽然不知道怎么传出去的,但确实跟民间传言非常相似,天正帝不光是有轻微中风的征兆,批阅奏折时手会无缘无故的打颤,有时候浑身乏力,却还要坚持办公,因为他不放心别人代笔批阅奏折,因此张廷玉的日常工作里又多了一项:替天正帝念奏折,念完以后由天正帝来批阅,最后再有张廷玉来校对,看看有无错别字,或者字迹潦草的情况,如果没有,这封奏折才能发出去,如果有错漏,那么就要立即更正。
因为天正帝习惯在夜间办公,偏偏视力开始下降,昏暗的灯光之下批阅奏折时,字迹便不如白日里那么工整了,为此天正帝还很自嘲地发表意见:朕每日躬亲,字迹潦草,徒惹人笑话。
但是真正让天正帝的身体每况愈下的倒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他也经常服用道士们炼制的“灵丹”,天正帝从继位开始就在天下间大索炼丹师,尤其是道家的“炼丹大师”们,虽然也有不少大臣有心劝谏天正帝,但天正帝向来都是个让人摸不准的性子,这种时候就不要去触人家的霉头了,多说几句恐怕官帽都要丢了,何必呢?
虽然张廷玉这种做法很不地道,但是为官者,又有几个不是为自己打算的,他是欣赏贾蓉这个后辈不假,但是不代表贾蓉就能“后来居上”,一路风雨无阻。
有时候,适当地给年轻人一些压力,才能更快地督促他成长。
白莲教可不就是个最好的发挥对象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