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章 美女伤神(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众人都汇聚在了水星台前贴好的告示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刘伯,这上边写的是什么?”

“好像是说有位贾御史有感白灾要来,特意来给咱们百姓提点一二的。”

“这些官儿懂个什么种田,我看呐,分明就是来找咱们茬的。”

“不至于不至于,我昨日还见过他呢,是个会认真办事的样。”

“我知道,今日来此的乡亲们都是这城里城外的佃户和农户,我也希望自己是在杞人忧天,但是我一路走来,发现樊城沿途周边地区,干旱都十分严重,这让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警觉来,今日本官备下二百袋甘薯(红薯),二百袋地豆(花生),二百袋地蛋(土豆),二百袋玉米棒子,便算是请乡亲们做个见证,今年夏末秋初若无大旱,我将给各位每人十两银子做赔礼,并将这些种子赠予各位,你们看可行吗?”

一听说有人要送东西,众人的情绪明显被调动了起来,语气顿时嘈杂起来。

“为了完成这场见证,我现在将派发每人二十粒作物种子,由各位自己回去播种栽培,若是没有旱情,这些种子我还会加倍派送,谁若是能够最早种出作物来,我还会加派二十两银子作为奖励。”

这话一出,不少人便争着抢着上前要种子了,要不是周围有不少公差压着,现在只怕就要冲上前去把麻袋团团围住了。

“另外,谁能替我把这些麻袋里的种子搬到城外去,那么麻袋里的种子可任其挑选,我还会单独付他五两银子的辛苦费。”

这……不少人看见那胀鼓鼓的麻袋,心里一阵犯难,便宜他们想占,但是想不劳而获的人也很多。

直到有个壮汉走了出来,自告奋勇地说道:“我来!”随即扛起麻袋就走,一路走到了城门口,从水星台到城门口,少说也有个三五里地,但这个壮汉他却做到了。

壮汉大汗淋漓,但也确实得到了丰厚的奖励,贾蓉当即下令,让这个壮汉来分配这些种子,同时让人默默记下了这个壮汉的名字——易大山。

看着眼前这无比现实的一幕,贾蓉不禁再度感叹起商鞅的高情商做法来。

自卫鞅入秦献策之后,秦孝公当即任命了卫鞅做官,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

法令法度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卫鞅)恐怕百姓对其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

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卫鞅)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自己没有欺诈,借此机会,终于成功颁布(变法的)法令。

伟大领袖对于徙木立信一事,如是评价道: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

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

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

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舌而讥矣。呜乎!吾欲无言……

“大人似乎胜券在握?”杨若兮走上前,深深地看着他。

“看这些人的反应,我对旱情的了解又增加了三成。”

干旱可谓是封建时代最常出现的自然灾害,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其中危害和损失最为严重的便是夏旱和秋旱,夏秋连旱危害俞甚。

夏秋连旱一般是五年两遇,一般干旱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平均一年可达2次;大旱3年一次,中旱2年一次,严重干旱约8至10年一遇。

贾蓉查阅了襄阳府志,发现作为汉江中段流域流经地之一的樊城受灾颇为严重,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樊城发生了不下135次干旱,其中有85次大干旱,35次严重干旱,15次因累月不见降水引起的非正常干旱……

其中大部分干旱都发生在春夏及夏秋交替之际。

当地人也许早都习惯了,但贾蓉却不忍心看见饿殍满地的人间惨象,因此,他拿出了这个时代最耐旱的几种作物,经过一年多的培育,才让这批种子公开面对农民们。

尤其是花生,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宝贝,湖广地界土质很好,平均气温也不算太高,这么久的多次考察让贾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才敢以这样的方式吸引农民们大范围地进行种植和推广。

据《明史》记载,早在正德六年(1511),当时被中国人称为“佛朗机”的葡萄牙人以武力占领了满刺加(今马来西亚),不久又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走私贸易。

大约在16世纪中期,有一些闽籍海商,私自与葡萄牙人做生意,花生很可能就是他们从葡萄牙人手中得到并引种回家乡的。

浙江明代方志中就有“落花生原出福建”的说法,清人张璐在《本经逢原》中也说“长生果产闽北”,这表明福建是引种花生最早的地方。

花生喜欢炎热干燥的气候和松软透气的土壤,福建、广东的不少地方正好具备这些条件。

因此,到明朝末年,也就是17世纪初,福建的泉州、漳州、兴化、邵武、汀州,广东的广州、潮州、高州、雷州、廉州、琼州等府都种有花生,接下来又扩展到广西的一些府县。

到了清代初期,安徽、江西、云南也已经有少量的花生种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