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攻心难矣(2 / 2)
赵元开的逻辑转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这是九州大汉,是有武道修炼存在的,宗师高手以真气发力,能力达万斤!
这用物理逻辑是没法解释的!
没法解释并不是意味着不合理和不真实,只是认知未到,是你不懂,不明白罢了!
同时也是单一理论无法避免的局限性所致!
赵元开前世是高知人设,有着最基本的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基本逻辑原则,看待事物时喜欢从经验学层面上升到逻辑理论学的层面!
什么是经验学层面,什么又是逻辑理论学层面?
以武道修炼为例子来说。
我这么练能迈入先天境,成为武者,你跟着我一起练,也行!
这就是经验学层面。
甭管为什么是要这么做,反正你照着我的样子学,十有八九你就能成为武者。
要是没成功?
对不起,你这人没武道天赋!
那啥是武道天赋呢?
这……
这一套逻辑思维在华夏历史之上可谓是持续了太长太长时间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那理论逻辑学层面是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摸索出为什么这么练就能进入武道,什么规律,什么逻辑!
还有为什么有人练得快,有人却练得满,决定那所谓天赋的东西又到底是什么?
这是知其所以然,是理论逻辑,甚至是公式的建立!
换而言之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而赵元开之所以考虑这些,原因在于他是大汉的帝主,是国策的制定者,是帝国的顶层设计者!
只有挖掘出本质逻辑,才能作出最为直接高效的国策制定和推广!
赵元开从一开始就对武道修炼有着极为伟大的构想设计的。
他参照前世的教育模式,想要把所有的武道宗门变为武道学府,层层分级,层层选拔,最后普及天下。
先是基础武学,这是普适性的,强民健体拔高寿命上限。
而后就是中等武学,这是所谓的天赋分水岭,能在三十岁之前入宗境者继续修炼深造。
再上层就是高等武学。
赵元开的初步构想是做细分方向的,每人选取最合适、上限最高的一门武道功法专修,人尽其才!
而最最顶层的,则是武道研究所,由整整的武道高人汇聚一起,推演武道绝学和基础功法的升级和突破!
这个构想伟大在什么地方?
首先就是武学普及,强汉子民幼年全部都能受到武道教学,能更上一层者继续深造,不行者便就此止步,士农工商择一路而走上社会!
其次是人尽其才,那所谓的天赋者绝对不会因为没有钱、或者修炼错了方向而被耽误埋没。
不然的话,有的人明明天赋惊人一入武道便化龙,结果种了一辈子的田。
而有的人一介庸才,却胡乱练了一辈子,结果一事无成,毫无作为,浪费生命!
再一个就是功法的专修了。
比如雄霸的三元归一厉害吧?
把强汉所有适合修炼三元归一的天赋者聚齐在一起,都让雄霸来教,练成之后,一百个、一千个甚至一万个雄霸二代,往战场上一拉,一字排开,三元归一,啧啧……那个威势不可想象啊!
然后再结合兵法和军阵呢?
至于武道研究所,那就更重要了。
谁规定了雄霸的三分归元气的最高境界就是三元归一呢?怎么就不能是九元归一,万元归一呢?
发展才是硬道理嘛!
以前是多兵种配合作战,以后在加个多武道绝学兵种配合作战,排列组合之下,战术不更加的千变万化了?
而最核心的核心,就是批量化的武道人才输出,和服从帝国的统一调配!
这个构想是了不起的,更是颠覆性的!
但做起来也极不容易的。
回归到最开始的地方,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最基本的武道理论问题!
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化的武道授学理论体系,说白了,就是变相的武道课本!
这不是一个师父带一个徒弟一辈子的事情。
而是一位武道老师专门教授某一个阶段的武道修炼,一届一届的往上输送人才,是普及性质的!
经验学是不具备普及性质的,唯有理论本质才行!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
思绪再往回收。
回到土地肥力惊人的问题上。
“不对,黍产量高于华夏同期,也许不是土地肥力的区别,而是整个地缘的区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