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五章 北上中原(1 / 2)
说是大战,其实夏国也就派出了陆军的一个军,还有海军的一个军,满打满算两万多人。
这两个军进入原李朝的疆域作战,南越国那边的则是大概十万人左右,占据李朝的优势地形。
双方小规模的正面接触了一下,南越国立马损失数百兵力。
然后南越就了解了大夏的基础势力,不再选择正面对攻,而是转为守势,拉开战线对峙起来。
明显是不想与大夏死拼。
主要是拼也不见得拼的过。
大夏这边,打退了越国的军队之后也没追击。而是登陆原李朝疆域范围内待命。
政务院委派了官员接手民政。
国安院和司法院也派人进来。
仔细梳理清楚原本李朝的行政体系,按照大夏的规制建立各级部门,俨然一副长期治理的架势。
这边李赭还在临安求爷爷告奶奶,不知道大夏已经把他的地盘给大部分平定了。
等到知道大夏的做法,李赭差点没被气死。
找宗主国来帮忙,怎么宗主国就自己干上了?
一切规制都按照大夏的来,官员也是大夏安排的。
那他这个李朝国主还有回去的希望吗?还能再继续为所欲为吗?
找李成告状找了好几次。
每次李成都热情接待。
带着他吃吃喝喝玩玩。
就是不说还给他的国家。
如此一段时间,李赭也清楚的知道不可能将李朝还给他了。
只能主动上书,将李朝并入到大夏,自己求个爵位养老。
这样起码还能落些实惠。
李成也没亏待他。
封了个安南公。
在临安附近给他划了块地方,盖了一所宅子养老。
李朝就正式成为大夏的一部分,没可能再做回藩属国了。
然后让两支军队开动马力,将南越国彻底赶出李朝疆域。
藩属国的协从军在各方面狙击南越,在整个中南区域掀起大战。
中南半岛盛产宝石、翡翠、木材和药材等,对于大夏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地方。
这个地方一直被李成视为囊中之物,是不可能任由南越占据的。
再说中南布政使司统治着半岛南部和周边的岛屿。
半岛北部这些国家,虽是藩属也有些阻碍,慢慢的都会将其收归到大夏统一管理。
于紫萱的南越国在中南半岛北部南征北战,灭了蒲甘,又灭了掸国、高棉,只是占领的那些地方大多山高林密,就算是大夏要开发也得费上不少的功夫。
更不用说南越国的水平,都不可能彻底占据这些地方。
中南和滇国地区还不同,这边的人接受中原文化比较少。
甚至很多远处深林中的民族,根本就不知道中原是个啥。
就算是越国想用五通教控制这些地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反抗更是源源不绝。
是以李成完全不担心。
这些地方反抗越激烈对他越有好处,知道南越不行,这些人自然就转向依附大夏了。
掌国、象国都已经交代好了。
只要有南越国统治区域的人入境,放弃民族成见,一律好吃好喝的接待,需要的粮食和物资都由大夏来提供。
只要这边放开口子,相信会迎来不少人。
再赞助这些人一些基础武器,让他们回去打游击。
钱峰这个南越国派在中南的征南大元帅想必会很舒坦。
大夏如今百业兴盛、国泰民安,大量的船队穿行在大江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