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三米之内,无一活物(2 / 2)
林远看着倒不像是在调整自己的竞赛状态,仰头闭眼,倒像是在晒太阳。
林远睁开眼,走到自己起跑器前,蹲下身体,双手撑地。
双脚前后踩上起跑器踏板,双手收回到自己身前,身体挺直,眼睛直视,直视眼前一百米外的终点线。
这次的二百米项目半决赛,并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林远踩在起跑器踏板上,弯腰,双手略大于肩的撑在起跑线的略后方,低头,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在做什么?
在等。
在等什么?
在等着运动员所认为最动听的声音。
八位选手都已经做好预备起跑姿势,身体保持着静立不动,田径场内缓缓响起电子口令。
“Set”
林远缓缓抬起自己的臀部,身体微微前倾,将自身的重心转移到自身撑于起跑线略后方的双手之间。
时间也许在这一瞬间,变得格外漫长,变得格外安静,在运动员看来似乎过了很久。
但这仅仅只是过去了大概两秒钟不到,田径场内传来电子枪响。
“啪——”
脑海里面,就好似一片空白,听到枪响的瞬间,就好似这个空白的世界,一瞬间炸开如墨色的黑迹。
瞬间身体做出下意识的动作,这都是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所形成的,所需要花费的努力简直是不可估计。
在蹬离起跑器后,林远在半空中滞留,也许这个时间很短,仅仅只是一刹那,但这一刹那之间,所需要将自己从起跑,衔接到自身的加速跑,让自身的基础速度迅速得到提升。
田径场内的电子计时设备,则是精准的捕捉到这蹬离起跑器后的八位选手的起跑反应速度。
其中反应最快的是林远,起跑反应速度是0.116秒,始终保持着自我的领先。
让其他选手也略微慢林远丝毫。
而为什么林远现在经常都可以做到,自身的起跑反应速度总是可以这么快,而林远自身的敏捷素质却并不突出。
这其实都是因为林远个人极度规律的自身作息,让林远的状态始终保持着极佳。
这也让本来其实反应速度不快的林远,时不时的跑出非常优秀的起跑反应速度。
林远身体在三十米以内,由于需要加速,始终保持着身体前倾,低头跑动,这也是让自身基础速度最快得到提升的跑动方式。
弯道技术,讲究的就是跑动的脚步,始终紧紧贴着跑道线跑动,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自身跑动的距离。
三十米不到,林远自身的基础速度已经是达到了自己相对满意的程度。
自身从加速跑阶段过渡到自身的途中跑阶段,自身的在加速跑阶段提升起来的速度,继续在途中跑阶段,继续缓慢的得到提升。
在这途中跑阶段,林远的身体逐渐直立起来,缓缓抬头,也在逐渐的拉开其他选手的距离。
四十米,五十米,林远明显的略微领先于其他七位选手,这个可以从林远身旁的选手跑动位置看的出来。
毕竟在观众席上面的观众看来,林远的加速跑阶段和途中跑阶段,都比其他选手略快一筹。
这也让林远跑动位置,相较于其他选手,自然也是略微的领先。
六十米,七十米,弯道快,这才是真的快,当然直道也有的可以更快。
林远自身的跑动速度达到自身最大跑动速度,自身各个部位的肌肉开始维持自身最大速度跑动。
其他选手都略微的落后于林远进入自身的最大跑动速度,毕竟在加速跑阶段略微弱后,那么这一步落后,将是步步落后。
八十米不到,林远自身的最大速度已经是维持不住,自身的肌肉,已经是略微的出现疲劳。
而林远这次已经不打算继续途中跑继续跑动,而是直接进入自身的冲刺跑,让自身的速度得到维持,发起这进入直道一百米冲刺。
林远现在已经是进行在拉开其他选手的差距,并且这是在有最开始的就已经是略微领先的情况下。
九十米,林远距离进入直道一百米,仅仅只剩下了最后十米的距离,林远继续在冲刺。
观众席上面的国内观众亦或者棒子国观众,此时都异常紧张,毕竟这都是焉于俱荣。
这还是有地域的区别,林远作为亚洲选手,而这观众席上面的棒子国观众和国内观众,自然是更加希望林远获得好成绩。
进入直道一百米,林远位居第一,进入直道一百米,其他选手都还在距离这直道一百米外的最后十米距离进行跑动。
林远强势领先,这是林远个人的实力,进入直道一百米以后,林远也是朝着这最后一百米,发起自己最后的冲刺。
九十米,八十米,林远的速度在跑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逐渐减速,但是此时的速度减速的还并不太明显。
毕竟林远的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都达到这96,这速度保持的能力,也更加优越。
七十米,六十米,五十米,其他选手和林远的距离相差越来越大。
林远很快,好似一道华夏红的闪电,这闪电的速度哇,又怎么是其他选手追的上。
闪电从来不允许其他人可以追上。
四十米,三十米林远自身的体力已经是即将消耗殆尽,毕竟林远在自身的八十米距离,就是已经进入自身的冲刺跑阶段。
那么林远自然也是体力消耗的更快,而且这还是在自身的那耐力素质更近一步的情况下。
二十五米左右,这书林远残留意识的估计,毕竟林远也只是平时对田径场跑道熟悉的猜测。
林远体力小孩殆尽,而其他选手,也直接都跑到了林远的三米开外的距离。
三米之内,没有任何活物,林远一个处于第一梯队,其他选手都变化为第二梯队。
这确实是林远个人没有什么压力,毕竟这组也没有什么太具有挑战性的选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