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0章 蓝军(1 / 2)

加入书签

短毛大统领语出惊人,曾德昭受的刺激太大,差点惊到休克。

正好时间已晚,这位葡萄芽佬匆匆告退下去休息了。

鬼佬的事情先放一放,李自成仔细琢磨了一下张献忠等人联合的事。

大统领暂时还没打算消灭他们,不过少不得要预防一手。

谷可成的两哨骑兵进入一级战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哈台吉、张能、袁宗第的人马还有“御林军”二级战备。

有备无患。

正如高杰透露出去的,李自成本来就要在年前动一下,他想去把上党据为己有。

既然大顺军的实力足够,那就没必要继续窝在怀庆了。年前收了上党,年后再过黄河去河南收粮食,直接打到长江边。

如果有可能的话,提前拿下襄阳等地,粮食问题就不用愁了。

黄河以南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战的明军。

当然,想法很美好,大明又不会干等着被动挨打。李自成杀向长江边容易,能不能守住粮仓还不好说。

毕竟,他原本想着崇祯七年要率军北上会一会入关劫掠的鞑子。人马带少了不够用,怕是给鞑子送菜;要是带多了,怀庆以及襄阳等地的防守力量就太弱了。

随着陕西那边形势转变,洪承畴手下能派出几万边军出潼关。不论他是去打怀庆还是襄阳,或者干脆断北上的李自成后路,都会是一个麻烦事。何况除了陕西边军还有其他明军。

这也是李自成暂时不收拾其他农民军的原因之一,留着他们多少能牵制一下明军。

如果采取保守一些的方案,李自成还是待在襄阳建设根据地比较妥当。花两年时间苦练内功,再出山就真是天下无敌了。

可是,那就眼睁睁看着鞑子在宣府、大同肆意杀戮抢掠?

不能让他那么嚣张!

李自成知道意气用事不妥当,但就是钻了牛角尖。

他说服自己的理由是,一来去跟鞑子碰一下看看他们成色,以后可以有针对性的练兵;二来为让大顺军戒骄戒躁,不要以为天下的敌人都是明军那种菜鸡;三么,给那些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看一看,俺大顺军不是一般的流寇,是有责任担当的新兴正权。也许干这么一出,可以让他们转变敌对观念,将来投降更积极。

至于提前杀鞑会让对方警觉,以及减缓了攻略大明的速度,问题不大。

五年不成就七年,没啥很大区别。而且时间拉长点还能多培养些自己的人,总比将来不得已起用那些墙头草保险。

李自成想了想,大半夜的又把刘宗敏叫来了。

这个光杆司令除了够忠心之外,其他能力还有些欠缺。当然,对于大统领来说,忠心永远排在第一位。

李自成让刘宗敏组建一支新军。

新军要仿造鞑子的八旗建制、战法等,以后充当蓝军,给大顺军做陪练。

人数暂定三千,也就是十个牛录。

牛录是“兵民合一”的组织形式,其实这并不是鞑子战力强的原因。

说白了,八旗不过就是劣化版的军户制度,跟大明的卫所性质差不多。属于本该被时代淘汰的落后制度。

是八旗强吗?不,无他,只因八旗“赏罚信而粮饷足”。

另外,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的说法也不大对。八旗汉军是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汉军旗份佐领,并非单独有八个汉军旗。

当然,在这个时间线,八旗还没有完全组建成功。

另外,鞑子出动八旗兵,并不是说整个一旗的人都出动。在一般情况下,征调的兵额占八旗壮丁的三分之一左右;特殊情况下,则征调八旗壮丁三分之二以上。

比如一个牛录大概能出战兵三百人,但根据情况,通常只会出一百或者二百战兵。其他人留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