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章 大摇大摆逛金陵(2 / 2)

加入书签

把总纳闷了,以为对方是什么大来头,也就不敢造次。

他们平日也就欺负下小老百姓,连个猪贩子都不敢招惹,何论这样一队人马。

“佻儇无赖,往往鬻贩私猪,纠伙聚徒,越城吊入,持械冲击,无复顾忌,直以城垣为梯径。即直警人役,逻而得之,惧其党羽众多,莫敢谁何。南中在仕官每一聚谈,佥曰是渐不可长也,将来大有可虞者……”

大顺军由南向北,几乎穿越了整个金陵城。造成了空前的轰动。

“那些呆逼蛮莱斯滴嘛!”

作为一个南京潘西,她们就是这么直白。

全城人都没见过这么威武雄壮的队伍。

只有为数不多的外地客商看到“斧镰旗”后想起了点什么,但是也不敢确认。实在太匪夷所思了。这里可是金陵,没有道理啊。

意呆利佬毕方济也看到了这支队伍。他也不敢确信这会是占据怀庆府的大顺军。

如果夸克穷和马阳纯在现场,自然一眼就能认出来。不过这两人正忙乎着去南美发财的大计,此刻在长江边的船厂里。

李自成带着队伍一路优哉游哉的行走,到达神策门时不明真相的守军夹道恭送。

神策门外是大名鼎鼎的玄武湖。

这座湖泊的名字一直被改来改去,什么玄武湖、昆明湖、饮马塘、练湖、习武湖等等。玄武湖这个名字的来历,据传说是人们曾在湖里发现两条黑龙——其实就是扬子鳄,黑色属北方,北方有神兽曰玄武,玄武湖的方位恰好又是在建康城北方,因此得名。

王安石曾在江宁府担任知府,办公地点正在玄武湖旁边。他是个出了名的务实主义者,给宋神宗上书,建议排空湖水,改为农田。

他算了一笔账,将这个湖填平,可以得2万多亩好田。

王安石对这项政绩很是得意,特意写了一首《书湖阴先生壁》以为纪念:“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山是钟山、覆舟山,这一水,即是玄武湖。

昔日那烟波浩渺的大湖,成为“护田绕绿”的条条水渠,多好啊。

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可惜对城市规划缺乏了解。没了玄武湖,城市的排水功能受到极大限制,一下雨就涝。

这个麻烦从宋代一直持续到元代,以至于元廷不得不先后两次重新疏浚。在钟山附近开河道,重新蓄水还湖,才算让玄武湖稍微缓过来一点。

一直等到大明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之后,他着手对玄武湖——那会儿其官方名字已被定为后湖——做了一次大改造,才使之恢复到最盛时三分之一的格局,够资格重新称湖了。

大家都认为他要是建行宫林苑什么的,朱元璋突然下了一道离奇的命令:封湖。

由此开始玄武湖被封了两百多年。

明朝建立初期,对天下户口开始登记造册,这样才能知道天下有多少亩地、多少户人口,然后征税。

基本就是人口普查。

像这样登记造册——

嘉兴府嘉兴县零宿乡二十三都宿字圩民户。

计家五口。

男子二口:成丁一口,本身年三十九岁;不成丁一口,男阿寿,年五岁。

妇女三口:妻章一娘,年四十岁;女阿换,年十二岁;次女阿周,年八岁。

事产:屋,一间一披;田,自巳民田地,六亩三分五毫。

为了存放这些资料,朱元璋特意把玄武湖中的三个小岛空出来。

而且,这些资料多少年以后,还需要不断的更新。

大明朝两百多年的积累,在崇祯上吊的这一年,后湖黄册库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册库七百间,遍布于后湖诸岛之上。

从洪武十四年至崇祯十五年,一共攒造了二十七期,历代累积黄册一百七十九万七千册。

从这些黄册中,也能看到了帝国崩溃的细微末节。

黄册管理成为问题,黄册每年的编纂、管理人员待遇低下,造成了黄册更新缓慢,甚至延迟。

由于监督的缺失,有些人在黄册上动手脚,类似将地主改为贫民,这样就可以少缴税,而贫民却被改为地主,却要多缴税。

所以玄武湖中的那些黄册现在连一丁点参考的价值都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