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2 / 2)
紧接着草上飞刘忠、薛仁贵焦得名,还有原拓养坤麾下的吴汝义都表态要加入大顺。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等张献忠表态想回陕西,众头领才纷纷选定去向。不知为什么,去山东、河南的一个都没有。
还有少部分人说俺们也不进你上党核心地盘,在辽州、和顺以北晃悠没问题吧。
这点人情李自成总不会得罪,听之任之了。
太行山东面的官军大家都熟,李自成又给他们说了说西面官军情况,免得被打个措手不及。
当前山西机动兵力还有苟伏威所部八百人、刘光祚汾州营兵五百、太原左右标营游击史记、颇希牧所部士兵一千、岢岚、代州、北楼驻军一千五百。
还有张应昌家丁和宁武兵一千七、贺人龙、艾万年、李卑都是千余兵力。
因为曹文诏调走,张宗衡跑了,巡抚许鼎臣被撸了,所以留在山西的兵短时间内只会各守城池,不会出动。
再次入晋的农民军不会遭到阻截,剩下的些许乡兵根本毫无用处,哪里打得过农民军。
“大抵贼多边军,有良家子,及武弁世职,故隐其姓名,而称绰号。杀一人,又立一人以应其号,如一字王刘小山,左帅擒之,予所监斩后,复有新立一字王。惟紫金梁党归闯将,无复称其号者。此贼能统领诸贼也。此贼死后,众贼各自为队,时分时合。掳掠最重骡马,得妇女,作军装,乘马以从。遇官军,则令数骑诱之深入,大队两旁裹之。其攻城,则先伏数人于城中,外贼夜至城下,城内贼杀人,城民自乱,遂得入。多行金钱,以布奸细,有信先知,官兵出贼不意击之,必在四五十里来,故战胜不能远追……贼先去,委胁从者与官军,杀之报功。官军易乐其易杀,不追积贼,故斩级日闻,而贼势甚炽。”
“(六年)秋……烽火尝昼夜不息。诸郡县羽书相继达会城,抚军患之,檄诸将会剿。诸将率皆迁延观望,不肯进。贼自是有玩易官军之志矣。”
明军实在不给力啊,大伙儿放心的跑。
潞安府群贼大会结束,各家头领陆续散去,李自成还没动身又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
朱由检又派兵出来了。
话说在明代内官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排在第一位,其掌印太监也被认为是宫中宦官第一人,有“内相”之称。
还有个不起眼的御马监,不要认为它只是一个养马的机构,要知道,御马监掌印太监可是掌管着内廷的部分财政权以及军权,是可以和司礼监抗衡的存在。
宣德年间皇帝在京城增设四卫,隶属御马监的腾骧左、右卫,武骧左、右卫,起初只是负责掌随驾护卫。
嘉靖年间,他们被整编为勇士营和四卫营。
到了崇祯时期,这支禁军早已变得腐朽不堪。为此,崇祯将四卫营与勇士营并归一处,择其勇健之人另为一队,称作“勇卫营”。
曹化淳就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御马监印务总督勇卫营。
由于曹化淳位高权重,不可能传门只掌管勇卫营。为了实际控制这支军队,他选用自己派系的卢九德和刘元斌出任监军,从而奠定了这支军队直属于内廷的属性。
当然,指望太监打仗不现实,勇卫营实际主官是孙应元。
起初勇卫营只有两千多人,但是原历史线从崇祯九年崭露头角开始,这支队伍转战南北几乎打满全场,兵员也扩充到上万。
崇祯还检阅过几次队伍以鼓舞士气。
不过最后还是被李自成消灭了,孙应元阵亡。
顺便出身勇卫营的周遇吉也在宁武死在李自成手里;黄得功运气不错,变成了南明的江北四镇之一。
另外,有说周遇吉在宁武关以一己之力硬是打的李自成几十万大军差点逃回陕西,这只不过是为了烘托周遇吉的英勇无畏,顺道再衬托李自成犯下的种种恶果。
实际当然不可能。
周遇吉只抵抗了两天就败了,之后顺军压根没管宁武就冲北京去了,在宁武劫掠的是原来的官军溃兵啊。
闲话不提。
总之,崇祯大帝相当看重短毛,这又加派人手来剿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