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3章 当个大秦人有什么不好?(2 / 2)

加入书签

这次的新年,扶苏自然也没亏待天下的百姓。

在《新春诏》的最后,扶苏送出了他的新年大礼包。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扶苏大手一挥,直接免除了天下百姓今年一半的租税。

这份诏书一发,天下万众欢腾,扶苏的民心指数直线上升。

对此,扶苏苦笑不得。

要知道,扶苏自己又不直接从事生产,他的钱是从哪里来到?全都是从老百姓手中得来的呀。

现在扶苏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只是把从他们手中拿走的还了一部分给他们,百姓们就高兴的不得了了。

扶苏叹了一口气,谦虚的说道:“不是朕做的太好,而是之前几百几千年的那些统治者做的不好。”

......

秦二世三年夏四月。

匈奴人向扶苏进贡,送来了许多的牲畜和财物,都是北方草原上的特产。

南单于朗松和北单于冒顿这对亲兄弟一直不和,彼此攻伐不休,俨然是不共戴天的愁人。

这正是扶苏乐意看到的景象,一个分裂的匈奴,对大秦最有利。

这次,他们都在奏书中指责对方的过错,请求扶苏允许他们去攻打对方。

就想两个小孩子打架,去找大人评理。

扶苏看着奏书,笑了,他儿子的这两个舅舅,还是真不给他省心啊。

是的,扶苏有儿子了,就是头曼单于的女儿明玉所生。

明玉自从进入扶苏的后宫之后,深受扶苏的喜爱。

扶苏每天都泡在明玉的宫中,让后宫中的其他人十分的嫉妒。

在频繁的恩爱之后,明玉怀孕了,为扶苏生下了一位皇子。

这也是他的第一个儿子,是长子,但不是嫡子。

......

扶苏的皇后是旧日楚国的公主,如今被称为“芈皇后”。

秦国早期的君主,娶了不少晋国的公主,留下了秦晋之好的成语。

到了后期,秦国的内宫几乎都是楚国公主的天下,可以称之为秦楚之好。

除了著名的秦宣太后是楚国人之外,秦始皇的皇后、扶苏的皇后都是楚国人。

这时候有一句流行语,叫做“秦并天下,宫备七国”。

说的是大秦统一天下之后,各国的美女充斥了皇帝的后宫。

始皇帝如此,扶苏亦如此。

只不过,始皇帝专注七国美女,而扶苏收拢了许多外藩公主。

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扶苏好色,而是扶苏为了争霸天下而做出的牺牲。

毕竟广袤的异域,将来都是大秦的领土,生几个混血的儿子,显然有利于大秦的统治。

大秦后宫,爵列八品,最高的是皇后,再往下分别是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

明玉因为生下了皇子的缘故,被扶苏直接晋升为夫人了,宫中称为:明玉夫人。

明玉夫人生下的皇子,被扶苏赐名:朔,朝堂民间称之为公子朔。

公子无姓,直到有了自己的封国之后,才会以国为姓。

朔,即北也,也就是北方。

大秦的北方,就是广袤的草原。

扶苏给这个儿子定名为朔,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他已经将是草原上的主人。

无论南单于也好,北单于也罢,都不过是他的家奴吧了。

现在,公子朔的两个舅舅显然还没意识到这点,争相在奏疏中诋毁着对方。

扶苏如同原来已将,将他们的礼物全都手下,将奏疏原样打回。

并派了使者前去,训斥他们,让他们安慰一点。

当然,使者去的时候带去了许多粮食,这也是扶苏一贯的作风。

匈奴人的供奉和扶苏的赏赐,是一种独特的经济行为,维持着两国的平衡,大秦得到了战马,匈奴得到了粮食,双方取个所需。

这种披着朝贡外皮的贸易,被后世称之为朝贡贸易。

......

秦二世三年秋七月。

转眼之间,距离始皇帝去世已经三年的时间了。

扶苏祭拜骊山秦皇帝陵之后,心中产生了无数的感慨。

这三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扶苏几乎每天都在忙,日理万机的他,所以的时间都被各种紧急的国家大事占据,很少能够抽出完整的时间,整理思绪。

从带兵入关登基为帝,到击败胡亥、赵高,掌握了全国的政权。

从平定六国内乱北击匈奴,再到各项改革发展国力,一幕幕的往事从扶苏的脑海中闪现,就如同昨日一样。

对于始皇帝,扶苏的心情是复杂的。

从身体、血脉上来说,他是始皇帝的儿子,但是从灵魂的角度来说,他并不是始皇帝的儿子。

最近几年,每次前来祭祀,扶苏总是怀着缅怀伟人的心态出现在骊山。

陵墓中所躺的,是千古一帝的祖龙,是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

如果没有他,这个国家还处在列国争斗当中,在无尽的内斗中耗尽百姓们的血泪。

如果没有他,这个国家或许会走上一条完全不停的道路,不会有之后的盛世中华。

在当了几年的皇帝之后,扶苏比任何人都要懂的始皇帝,都要敬佩始皇帝。

当皇帝可是个技术活,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做的。

当皇帝难,要随着提防着各种潜在的威胁,不断的巩固统治,操心天下各种事情。

当一个好皇帝,那就更难了,几乎要消耗无数的心血。

现在的扶苏,对于始皇帝的伟大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已经完全将始皇帝视为了他的父亲。

其实,大秦的哪个臣民,不是始皇帝的儿子呢?

在离开骊山之后,扶苏赐钱二十万,令有司募民徙始皇陵。

他们将世世代代为始皇帝守陵,在这里繁衍生息。

迁移百姓到陵区,是这时候的常见做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