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最强脱色炭(1 / 2)
[[因天已经黑了,晚上光线不好,不便去测试,李孟羲便把测试放到了明天。
对于关羽的疑问,关羽好奇那几十碗炭是干嘛的,李孟羲解释说那几十碗炭乃是搜集了能找到的所有木料烧成的炭,待明日,哪种炭最好用,可一试便知。
关羽了然。
木炭跟造纸术密切相关,乃是纸浆脱色的关键。
夜里,李孟羲早早睡觉去了。
关羽惦记造纸术的事,关羽在城主府中把看那几十碗炭翻来覆去的看,关羽很想亲自去测试一番,又恐坏了李孟羲的事,只好放弃。
连几日都没怎么休息好,狠狠地打了个哈欠,关羽也回去睡觉去了。
翌日,为腊月二十二日。
这日一早,天气依旧,还是在下雪。
每每一早起来,院子里就一地白雪,李孟羲对此都麻木了。
早饭过后,李孟羲送弟弟去上课,待回来,他跟关羽立刻开始昨日未完成的测试。
昨日已将各种木炭闷好了,各种木头的炭,每种木头闷了二两炭,总有几十种之多。
第一步,李孟羲去找来许多只陶碗,陶碗找来之后,三四十只碗把矮几放的满满当当还放不下,李孟羲看着这些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碗,他多少有些无奈。
碗大小不一,甚至因为烧制之时用的陶土不一样,碗的颜色也不一样,测试的时候,要根据墨水的浅淡来判断木炭的吸色效果,碗的底色不同,就会影响墨水的颜色,这会给测试带来多大的误差啊。
李孟羲此时心里有了决定,无论如何,得想办法把玻璃试管等各种玻璃器材弄出来,不然没办法精密实验。
如果玻璃器材弄不出来,那最次最次,得把白色瓷器做出来,白色瓷器也能很明显的显示出反应中的颜色变化。
以李孟羲的直觉,他觉得,白瓷可能远比玻璃好做,他判断的依据是,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白瓷,而直到很晚之后,才有生产透明玻璃的技术。
现下身处汉末,汉代已经有瓷器的烧制技术了,只是技术还比较原始。
有技术基础在,便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李孟羲暗暗记下了,得空得烧瓷器,一般的瓷器还不行,得白瓷最好。
找来的三四十只碗中,李孟羲从中挑出颜色最突出的一些,把这些颜色突兀的碗除去,然后剩下的都是颜色比较接近的,这样,当能把误差降低到最低。
到第二步,添加清水。
因碗的大小不一,碗又不像试管一样有刻度,所以李孟羲便只能用简单的方法,不管碗大小如何,每只碗中,放清水两勺,不管多大的碗,都是两勺。
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配置墨水。
关羽在边上研墨,已经把墨水磨好了。
此一步,需要向每一只碗中,滴入同等滴数的墨水,也就是,如果第一只碗里滴三滴墨水,最后一只碗里,也滴三滴墨水。
可问题,就在如何均匀的滴墨这一点。
如果直接拿毛笔蘸墨水往水里滴,那墨水蘸的多了,墨滴就大,墨水蘸的少了,墨滴就小。
一个不精确,同样是三滴墨,差别大了去了。
滴墨的这一个小问题,把李孟羲难住了。
李孟羲皱着眉头,手拄着下巴,皱眉沉思起来。
此时李孟羲多少明白了为什么化学实验课上要用滴管和试管来添加药品了,因为精确,滴管每一滴滴出的液体多少是很均匀的,而不像拿毛笔蘸,大一滴小一滴的。
直到要亲自来测试,李孟羲才发现,缺少配套的工具,简直是寸步难行。
滴管,精密试管,这些工具此时难以解决。
无奈之下,李孟羲只能想其他办法。
李孟羲去翻天覆地的找了一圈,他出去找了一个手指粗细的小竹筒,竹筒短短的一截,就指节那么长一点点。
李孟羲的方法是,直接把这一小截竹筒装满墨水,然后直接丢到碗里,把墨全倒进去。
为防止墨倒不干净,竹筒还要在碗里涮上几遍。
这样,每一只碗里,都倒一满竹筒的墨水,就不存在大的偏差了。
测试继续。
第一只碗,李孟羲先把小竹筒放在清水里洗了洗,然后甩干了水,完成了这一步,他让关羽拿笔蘸墨往竹筒里滴。
一滴,两滴,三滴,滴够四滴,小竹筒快要满了,还差一丢丢满。
李孟羲皱眉思考该怎么将最后的一丢丢滴满,用毛笔肯定不行,毛笔的一滴墨太大了,直接会溢出来,此时,关羽关云长做出了一个厉害无比的举动。
众所周知,关羽长髯及胸,一袭美髯飘逸帅气无比。
看墨将满未满,关羽丢下毛笔,他左手按住胸前长髯,右手从长髯中捻起两根,然后,捏着两个长胡须放到墨水里点了两下。
之后,关羽捏着两根长须悬到到竹筒之上,一滴极小的墨滴,从长须上缓缓滑落下来,当这滴小墨滴滴到竹筒里之后,竹筒里的便墨水装的满满当当,满边满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