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二十四章 习武,张飞授艺(2 / 2)

加入书签

李孟羲立刻明白问题在哪了。

“奥!”他奥了一声,反应过来了。

只要枪不远离腰就行,手不必贴着腰也行。

李孟羲又明悟了一点,歇息片刻之后,李孟羲兴头不减的再次开始对练。

啪!

张飞挺枪一刺,李孟羲端枪也刺,出这一击的时候,李孟羲想的很好,他想的是枪刺出去的时候贴着腰刺,做到枪不离腰,可枪一刺出去,就顾头忘尾了,手又是端着枪出去,忘了腰部。

这一击刺出,没借用到腰部力量,枪轻易被张飞拨走了。

到后边,李孟羲刻意注意着腰手的结合,每出一枪,他都刻意出枪的时候把枪杆往腰压一下,到最后,李孟羲更是意识到,他发现当双手都到身前时,很难控制住把枪压到腰上,他发现只有有一只手在腰间,或者一只手在腰后时,这是似乎是个杠杆,而腰是个支点,只有这时枪杆才能稳稳的架在腰上。

由此,李孟羲意识到,要想枪不离腰,就得时刻把枪牢牢的控制在腰间,要想牢牢的把枪控制在腰间,就必需得有一只手在腰肋处或者在腰后。

又因为,枪不时有前刺的动作,枪前刺之时,两只手都得前送,这就使得,后手送枪之时,如果拒枪在腰间,稍微往前送一点就失去了最佳借力姿势。

所以,后手持枪位置,应该稍微在腰后一点,而不该正好卡在腰间。

李孟羲就跟张飞枪来枪往戳来戳去对刺了千八百回后,李孟羲架枪的手感越发熟练了,他的动作已接近合格,每次收枪,他枪必定回到贴腰位置,后手必定是回到腰后两拳位置。

对练无法再继续了,李孟羲没力气了,手酸了。

刘备等人过来恭贺李孟羲,他们笑着说李孟羲进境不错,学出个模样了。

关羽对李孟羲选择学枪这件事,有点看法,关羽认真问,“羲儿,你要不要也学学大刀,技不压身啊。”

李孟羲还未开口,刘备问李孟羲学不学双剑,卢植问李孟羲学不学双手斩马剑。

毫无疑问,李孟羲都想学。

与众人约定好,斩马剑双手剑枪术大刀步战骑战弓术全都学。

——

翌日,还跟张飞学枪术。

李孟羲基本知道如何架枪了,张飞细致的一点点指出李孟羲的不足。

不足其一,李孟羲握枪握的太短了。这没办法,李孟羲力量不够,握的长了端不动。

不足之二,李孟羲抬枪高度不对。

说到高度,李孟羲觉得有意思,他问张飞,枪尖最佳指向角度是多少,把张飞问住了。

张飞思虑半天给出的答复是,枪尖指向无定向,看是想格挡还是想攻击,看是想刺他胸还是扎他腿,看是对步还是对骑,看是高打低还是低打高,因敌制宜。

李孟羲想到的是,用控制变量法,问,两人持枪格斗,有多少变量因素,细思有战马,人,地势,三大因素。

于战马,骑兵对骑兵,骑兵对步兵,步兵对骑兵,有三种情景。

于人,人这个因素复杂了,人有个头高低,力大力小,左手枪右手枪,着甲未着甲等等变量。毫无疑问,若敌手上半身有甲,下半身无甲,与之对敌,该往对方腿上扎,架枪该用低架枪。类此种种。

于地势,地势有平坦不平坦,泥泞不泥泞,低高我低敌低我高等等情形,毫无疑问,有些地势求稳,有些地势求进,有些地势求先发制人,有些地势求后发制人,不同地势不同情形,枪架高架低也不同。

张飞搏杀经验丰富,枪法精湛,勇力惊人,可张飞数据不够,他不能解释所有对敌精义,李孟羲却有思路,假以时日,李孟羲能找到所有对敌精义。

如昨日一般的对练,与昨日不同的是,昨日张飞或全力防守,或全力进攻,今日张飞攻守间杂更贴近实战了。

张飞力大,李孟羲力小,这就使得,李孟羲每次格挡都得用上所有力气。

两根一短一长的枪杆来来回回噼里啪啦打了很久,张飞收住了枪停下了,“停!”张飞叫停。

张飞又有指教了。

张飞走过来手里捧着枪跟李孟羲讲解着拨打要点,“羲儿,你若是想拨枪,且记一点——【以短拨长】,可能明白?”

“以短……拨长?”李孟羲面有疑惑,挠头看着张飞。

张飞看李孟羲不解,便讲解的更为仔细,以长拨短指的是,尽可能以自己的枪杆短的地方,拨对方的枪头,这样,容易把对方的枪拨开。

李孟羲似懂非懂都点了点,“我去算一下。”他对张飞说道。

张飞本想跟李孟羲演示一下何为以长拨短,李孟羲丢下枪杆就跑了,张飞无奈,只能停了。

李孟羲听张飞所讲的【以短拨长】,他隐约感觉这是杠杆。

枪术李某人不懂,可杠杆略懂一二。

到一边,随便找地儿一坐,掏出小本本拿笔一画,画了两个小人儿,两个小人持枪相格,枪碰到一起。

在李孟羲眼中,小人没了形状,只剩杠杆。

他盯着小人,笔描来描去,皱眉思索,杠杆三要素,支点,阻力臂,动力臂,那小人的支点和力臂,又在哪呢?

首先,于持枪人来分析,持枪者两手持枪,似乎是两个支点,怎么能够呢,一个杠杆怎么能够有两个支点呢,李孟羲直揪耳朵。

麻烦了,知识不够了,整个学生时代都没有学过这么复杂的问题。

想不明白干脆就不想了,反正持枪着两人,不管两个手怎么算支点,双方一样,均势,那关键就不在手,在枪杆。

双方枪杆相交如剪,想把对方长枪拨开,支点是手,阻力臂似乎是枪杆。

“奥!”李孟羲奥了一声,一下明白了。

我方以枪杆中间,打敌方枪尖,阻力臂我短敌长,更容易把敌方枪给拨开。原来是这个意思,绝妙。

李孟羲想明白之后,收起纸笔,他腾腾腾腾跑回去继续开练。

知晓了以短拨长的精义,再对练,李孟羲就刻意控制着自己的枪杆的长度,这其中有一个问题,李孟羲刻意想以短拨长,得精确判断,得后发制人,他总是慢张飞半拍儿。

相格十几次之后,张飞发现了这个重大问题,“停!”张飞叫停。

张飞拄着枪,忍不住说到,“羲儿,算了,你还是别以短拨长了,随便拨就行。”

李孟羲也拄了枪,挠了挠头,不解道,“为何?”

“格挡为何?格挡为护身,护身为要,格挡其次,你光顾着以短拨长了,枪都戳你面前了你才出手拨打,太险了。”

李孟羲一点就破。

明白了,是过犹不及了。

以短拨长固然很好,但,不可为了刻意追求以短拨长至其他于不顾,厮杀之中,哪能每一枪都能以短击长,做不到以短击长难道就能不管了?显然不行。

张飞提点,能以短拨长就拨,不能就算了。

李孟羲的理解是,平日可以多训练以短拨长,最好是把之形成身体记忆,这样实战时可以信手拈来,在实战中有以短拨长的意识就行了。

张飞随后传授了更精妙的以短拨长的精义,手法,敌人把枪刺过来,把枪随意一斜起就是以短拨长了。

李孟羲一下就听明白了,这是三角形原理啊。

张飞还有更精深的技艺,张飞发现李孟羲形变迟钝,挡住一招之后,应对新的一招之时显得手忙脚乱反应不及,张飞把经验倾囊相授。

张飞言,长枪技击不过就那几招变来变去,对战之时,敌手出一招,应当能把下一招猜个八九不离十,他出一招,挡他一招的同时,留点力量留点心思防他下一招了。

张飞说的简单的很,他说看别个枪动,看他身形,两杆枪往一起一搭,哪怕不用眼看,只感觉传来的力量强弱都能猜到敌手下一回打算。

敌手啪的一枪用足了力气拨过来,那必然,他是想拨开中门挺枪强刺,只要双枪一交,觉着他力大,觉着自己个要防不住,手感一不对,赶紧后撤或是赶紧扯枪尾挡一下,实在挡不住,拿手攥住他枪头把他枪头别断也行。

对张飞而言极其简单如呼吸一般自然的东西,李孟羲如听天书。

天啊,李某人刚摸枪才几天啊,两杆枪一搭就觉摸出对方力道大小?做不到。

别个身形一动,就把他出招猜个八九不离十?做不到。

敌手枪都扎到面前了,偏身躲过?扯枪尾格挡?用腋下夹住他枪,夹紧,猛的一发力咯嘣一声把他枪别断?怎么可能!李某人小胳膊小腿怎么可能咯嘣一声把人家的枪别断,做不到。能做到的人没几个,除非胳膊粗的跟别个腰一样,一拳能打死一头牛的力气才有可能。

李孟羲不由朝张飞看去,卧槽,看看张飞那胳膊,李孟羲再看看自己小腰,张飞胳膊当真比腰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