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章 珠联璧合(2 / 2)

加入书签

说话间,胡殊同拿出一份自己总结的材料,“这是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和聚氨酯的各项指标对比,所以我的建议是小型装配库使用聚氨酯夹芯板,而中型的装配库,应该大规模使用挤塑聚苯乙烯。”

“密度、导热、抗压、抗拉这些都能达到规定吗?”栾平欣问道。

“完全可以。”

栾平欣点头道:“他们目前供冷方式太复杂了,每一个机房设气液调节站,通过供液和回气管道把各库房的设备连接起来,而且它的工作效率不仅取决于设计水平,还要看安装技术,不是熟练的技术人员很难做好,这还得投入大量人力成本。与其这样,不如直接选用制冷机组,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这些在企业就组装完毕。”

“那制冷效果呢?”

“与之前的肯定有差别,但我认为这是当下最优的解法,你想,装配库的核心就是紧凑高效,它和土建库的使命是不一样的。土建库动辄几万吨,起的是集散的作用,而装配库就是解决小家小户的即刻需求。太复杂的供冷方式会导致冷库建造周期长,建造费用高,安装水平不够还会导致纠纷,这些都很不利于推广。”

胡殊同点头称是,栾平欣一语中的,尽善尽美固然是好,但不能忽略更可行的现实操作性。

接下来,胡殊同又对库体结构、容量确定和热负荷计算做了一些补充。

这般探讨了两三个小时,忽然间二人四目相对,因为眼下原始方案已经被涂涂改改“面目全非”。

“我有个想法,不知你意下如何。”

“有何高见?”栾平欣饶有兴致问道。

“这份方案,我们就当没有见过,你做制冷板块,我做其他板块,共同出一份我们自己的可行性方案。通篇我们不与原方案做对比,只说自己认为可行的措施。”

“赞同,我们不做任何指正,也不在它这个基础上改良优化,而是做一份自己的东西。”话到这里,栾平欣又叹了一声,“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量可就翻番了。”

栾平欣说得没错,如果是做方案改良,他们的着眼处已经有了七七八八,可要是出具自己的方案,那就变成全须全尾的系统性工作,

“不过你我独立做板块是不行的,关系到能耗、制冷数据的地方有很多,我们得全程一起来弄。而且要在年前做好,年后我们就不动方案了,串完亲戚我们直接去青岩。”

“我也是这个意思,只能辛苦你多跑几趟了。”

栾平欣环视着屋子,“你这里还挺不错的,是个能让人静下来的好地方。”

旋即栾平欣走到胡殊同的书桌前,看到满满与冷链相关的书籍杂志,刚要夸几句这人踏实刻苦的时候,忽然看到那夹缝中有一个觉得几分熟悉的红色塑料皮本子。

“胡殊同,你过来一下。”

“怎么了?”

“当年是谁发誓和自己无关,搞得我这么多年都信了。”

“平欣,你在说什么呀?”

“我抄了两个学期的歌词本,怎么在你这里!”

“妈,饭快好了吗?”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