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孰对孰错(2 / 2)
朱琳泽的船队行至南沙岛,乌青镇的走私商人孙恒早就在南沙岛等候。
“闽王交代小人的事情小人已经办妥当。”孙恒朝朱琳泽拱了拱手,说道,“小人此番采买了两千五百杆倭人鸟铳,都是质量上佳的鸟铳,只是倭人坐地起价,平日单价十两银子不到的火铳,硬是提高到了十五两银子一杆。”
让日本鬼子给狠狠宰了一刀,这让朱琳泽非常不爽。这笔账日后迟早要跟日本人算,让日本人加倍奉还。
朱琳泽的火铳本来就不足,衡水一战又有不少火铳在战斗中折损,火铳的缺口就更大了。向倭寇购买火铳也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总比让士兵拿着烧火棍上战场强。
不过现在原料和工匠的问题都解决了,竹堑和南京两地兵工厂很快就能实现产能的大爆发,只要扛过这阵子,就不用再为火铳发愁了。
朱琳泽从箱子里拿起一杆倭寇的倭寇在手里把玩了一番,确实是上好的鸟铳,不过质量还是不如朱琳泽自家生产的鸟铳。
他的兵工厂对火绳枪的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厂流水线严格把关出产的火器质量肯定要比倭寇私人小作坊出产的火器好。
朱琳泽军中装备的鸟铳虽然是以倭寇的鸟铳为蓝本改进而来,不过和倭寇的鸟铳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朱琳泽自产的火铳有枪托,更符合人体工学,持握起来更为舒适。
再有便是朱琳泽自产的火铳枪管更长,口径比倭寇的鸟铳要更大。
枪管更长是为了提高射击精度和射程,口径更大则是为了提高鸟铳的杀伤力。
倭寇身材矮小,承受不了太大的后坐力,因此只能将火铳的口径做小。汉人的身材要比倭寇高大健硕,将口径做大一些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这批火铳朱琳泽只是拿来应急用的,解决武器的有无问题,后续他也不可能为了这一批买来的鸟铳单独开一条生产线生产合适的弹药,徒增后勤压力。
朱琳泽取来一张四万两的银票,交给孙恒,让孙恒自己拿去兑银子。
孙恒惶恐地摆手道:“虽然倭寇坐地起价,不过两千五百杆火铳也要不了这么多银子。”
“多的就当是给你的赏钱,给本王办事,本王不会亏待你。”朱琳泽说道。
除了和西班牙人的贸易之外,朱琳泽也在积极开拓和日本方面的贸易。
此时的日本也是产银大国,日本流入大明的白银也非常可观。日本的石见银山可是开采到了昭和年间才封山禁采的,其存银自然非常可观。
孙恒也替朱琳泽跑了几趟日本航线,办事还算利索,这点蝇头小利,朱琳泽没必要和孙恒斤斤计较。
“我家东主有意面见闽王,但担心冒昧上门被拒之门外,因此让小人来传个话,我家东主也说了,这些鸟铳,就当是给闽王的见面礼。”孙恒低头说道。
“你家东主既是想见本王,等本王北伐归来之时,你带他来见本王便是。”朱琳泽说道,“本王从来都讲究公平买卖,不会白拿你们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