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章 统一规划作物种植(1 / 2)

加入书签

更为悲催的是,皇帝在这方面也是不检点,向皇亲国戚赏赐大量的盐引。

就拿朱厚照的父亲,弘治皇帝来说吧。

作为有仁君之名的弘治皇帝就多次赏赐皇亲国戚盐引。其他皇帝可想而知。

这也有一个名称,“占窝”。

到了成化末年,仅两淮盐场就有五百多万盐引无法兑换。有些盐场甚至出现了守支需要几十年的情况。

这无疑打击了商人的积极性。因此,做开中盐生意的商人越来越少。

而这又直接导致了边关粮食危机的出现。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十分简单。那就是严厉打击侵占盐引行为。皇帝以身作则,不赏赐盐引。根据食盐产量来确定边关粮食发放盐引的数量。

可是,弘治五年,户部尚书叶淇却提出了纳银领取盐引的办法,竟然被弘治皇帝批准了。

这就是所谓的“开中折色”。这么做虽然让国库增收了大量的白银。可是边关的粮食问题却彻底出现了问题。

开中法的初衷是解决边关的粮食问题,而不是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叶淇的改革,无疑是失败的。

这个问题,绝不是现在的朱厚照和杨一清所能解决的。

因此,朱厚照并没有向杨一清提起。

而朱厚照心中虽有解决此事的办法,但是现在是不能提出来的,只能是等到日后时机成熟之时,提出来了。

毕竟现在弘治皇帝当政。总不能说父皇赏赐皇亲国戚盐引不对吧。

时间就是在忙碌当中匆匆而过。

转眼间又到了春季稻收获的季节。虽然朱厚照在南直隶大力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许多,但是面对强大的大自然,自然也做不到完好无损。

南直隶的一些州府也出现了洪灾,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不过这些损失,与往年相比,那可是减少了七八成。

再加上南直隶全面种植杂交水稻,产量较往年那是大幅提升。

可以说,南直隶的早稻获得了大丰收。

除了向京师输送的漕粮,当地所需口粮,支援浙江流民迁移所需粮食之外,朱厚照命商队、马队向周边的湖广、江西、福建、河南、山东等地进行贩卖。

尤其是河南、山东等地,不仅人口多,而且黄河河水肆虐,搞得民不聊生,再加上官商勾结,欺压百姓,使得当地的百姓生活陷入困境。

朱厚照回京时解决的流民问题,很多都是河南、山东那边逃难过去的。

眼下朱厚照尚没有权力解决河南、山东等地的问题,他只能是依据自己目前的实力和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缓解一下当地的局面吧。

除了粮食之外,还有一种东西,令朱厚照颇为自豪。

那就是鱼罐头的销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