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王守仁遇刺(1 / 2)
府军左卫和广州前卫走海路前往边塞驻防。
江南第一批派往大同镇的部队的出发,意味着增援边塞告一段落。
可是,其他卫所的集训还在继续进行当中。
朱厚照的想法很简单,无论这些卫所是前往边塞,还是返回原驻地,提高战斗力那是必须要做的。
在训练的同时,朱厚照还特意安排这些卫所尚未到南京“京卫武学”进行系统培训的武官前去进行学习。
而从湖广勋阳府调来的由招募流民组成的卫所赶到南京后,也加入到了训练的队伍当中。
此次调过来的是两个卫的兵力。在勋阳府那边就进行了新兵训练。总旗以上的武官都是从湖广其他各卫所抽到的。
对于这些武官,朱厚照仅仅是留下了一小部分,绝大多数武官都被派回湖广了。
湖广培养出这些武官不容易。如果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军队前来南京不回去的话,那势必会减少湖广合格武官,降低卫所指挥能力和战斗力的。
当然了,有人认为,向南京这边输送一些武官,会令湖广地区的武官晋升得更快一些。
这个想法对不对,可以说对。有没有道理,有一定的道理。
抽调一些武官至新组建的流民卫所,那么原部队就会空下来很多武官的位置。
比如空了十个总旗,那么卫所当中的那些小旗官就有十人可以获得晋升,成为总旗。
如果没有这个机会,这些小旗官要想升为总旗,那就得等机会了。
关键是什么时候能够升上去,也不好说。
不像边塞,每年都会遇到北虏的入侵,人员减员很多,获得提拔的机会就多。
朱厚照对于这个观点,没有坚决反对,但是也不赞同。
在他看来,正如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人有上进心,那是好事,但是要想获得晋升,那也是得有一定的基本条件的。比如你的能力、你的战功等。这些都是基本条件。
为了不打消大家的积极性,朱厚照特意向集训的官兵表示,想要到边塞杀敌立功,获得晋升和奖赏的,可以报名,考察合格的,优先安排他们下一批前往边塞。
这个决定发布之后,还别说,真有人进行报名。
朱厚照安排人对这些报名人员进行考察,考察合格后,就将他们编入下一批派往边塞的两个卫所。
对于下一批派往边塞的两个卫所,朱厚照认为不应该像第一批那样,直接安排两个成建制的卫所前往,而是从集训部队、流民部队当中挑选,组成两个新的卫所。
到了边塞之后,他们的番号也会变成边塞原有空缺的卫所番号的。
你就说广州前卫吧。那是在广东驻扎时,命名的名字。现在到了边塞,再用这个名字,就有些不合适了。
有人可能就说,依旧沿用这个名字,也是没有问题的。战斗力还在,人员还在,就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没有必要换名字。
可是朱厚照认为,换名字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么做,最主要的是,让卫所上下有一个归属感。
广州前卫千里迢迢来到大同镇驻扎,抵御北虏的侵袭。可是大家一听卫所的名字,就知道你是外来户,以后会回去的。
而卫所内的将士们也会认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还会返回广东的。
大家都这么认为,你觉得广州前卫会安心在边塞驻扎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