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严惩相关人员(2 / 2)
调查结果传回京师,朝廷特意在朝堂之上进行了公布,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其实,这些人这么想也是正常的。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在大明是一个普遍现象。的确有官员利用赎罪则例谋取利益。
因此,大家自然而然就认为太子也会这么做。
当然了,上书的这些人当中,也有这样的人。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拿自己的思维思维别人。自己这么做,就认为别人也会这么做。
朝廷上发生的这些事情,太子朱厚照自然也是知道的。他只是本着清者自清的原则,没有参与罢了。
如果换做是一个暴脾气,那就直接回京,当面与这些人对质。没有证据,为什么要怀疑自己。这就是诬告。
如果认定为诬告,那就是要治罪的。
太子的身份十分特殊。竟然敢诬告太子,那罪过可就大了。
太子朱厚照虽然没有这么做,倒是太子朱厚照身边的人建议太子上书朝廷,严惩这些人。
如果太子不表明自己的态度的话,那么朝廷众人就会认为太子十分软弱。以后再发现一些莫须有的问题,还会继续上书的。
如果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的话,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调查清楚,还太子清白。有些问题那是说不清的。极容易诱导大家,引起误会。
这种为天下不乱的人,还有有一些的。太子朱厚照知道,即便是采取强硬态度,处理一部分人,朝廷当中依然会存在这样的人。
只要大明存在,朝廷存在,就会有这样的人。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那也是无法彻底清除的。
与其无法清除,那莫不如置之不理,任由他们表演。真要是惹急眼了,再处理也不迟。
当时,太子朱厚照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处理这点小事。
不过,太子朱厚照依旧继续使用赎罪则例来处理案件。京城发生的事情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这个做法。
在太子朱厚照看来,赎罪则例其实也是调节富人与穷人收入的一个手段。
通俗的讲,从这些犯了事的富人那里获得钱财,然后通过一些渠道输送到穷人那里。
当然了,穷人也有犯罪的时候,只是他们都比较穷,根本拿不出来钱。只能是选择服刑。
犯了罪的穷人,严格意义上讲,就不属于穷人的范畴了。
太子朱厚照要救济、帮助的是奉公守法的穷人,而不是触犯大明律法的穷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