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9章 隋唐秦叔宝(2 / 2)

加入书签

“吴玠、谢艾等人攻下司马越的地盘,立下奇功。只有他们这支兵马,还无法吞并其他十七路诸侯。”

张华已经派夜不收前去打探情报。

太行山十八路诸侯有强有弱,第一流诸侯,如隋朝名将张须陀,兵马超过七万人。第二流诸侯,如司马越,兵马有三万至六万不等。不入流的诸侯,兵马可能只有一两万。

吴玠、谢艾带着三千人,灭了司马越,已经算是创造了奇迹。

三千越甲可吞吴。

只要时机恰当,还真能几千兵马灭了对方一个帝国。

不过,司马越被一伙山贼灭亡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其他诸侯有了防备,那么就不好对付。

尤其是张须陀这几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只要不掉以轻心,谢艾就不能用对付司马越的方法击败他们。

司马越被几千人灭掉,还是因为大意了。

否则司马越的两万人等到苟晞的三万人回来,一共五万晋军,坚壁清野,再步步为营,吴玠、谢艾的三千人也拿他们没辙。

“杨业、杨延昭、李显忠三人,率领一万杨家军,前去与吴玠、谢艾汇合,击败张须陀。最好可以活捉张须陀、秦琼。这两人,可都是古之名将。”

张华对张须陀、秦琼两员猛将,略有耳闻。

尤其秦琼,更是家喻户晓。

关羽战秦琼,何人不知?

“若要攻取中原,必灭努尔哈赤。”

张华将目标转为中原之后,首当其冲的是与张华为敌的努尔哈赤。

曹操的义子曹真,与张华也结下了梁子。

“在此之前,先见一下于谦,此人可是忠义之士。”

张华在夏城驻兵,兵锋还没出虎牢关,在观望中原的局势。

努尔哈赤与曹操打的不可开交,血流成河,千里无鸡鸣。

如果张华一旦插手中原,很难说努尔哈赤与曹操的关系会变得如何。

张华的兵力强于努尔哈赤和曹操的任何一人。

张华的主力要是出现在中原,定然会引起关东地震。

朱骥收到张华的命令,携带老丈人于谦,前来夏城定居。

夏城是张华发家的地方,也是控制华夏四方的中心。

张华在打下关中之后,终于将精力放回河洛。

于谦听说在河洛崛起的霸主张华,西吞关中,北攻河东,东取荥阳,南至商洛,拥有击败努尔哈赤的实力,于是应邀而来。

张华可算见到西湖三杰之一的于谦了。

西湖三杰,除了岳飞,另外两人,于谦、张煌言,都出现在了张华的领地内。

“于少保,久仰大名。”

张华给足了于谦面子。

张华打心底,对这种挽救社稷于危难的忠义之士感到钦佩。

于谦、张煌言的军事能力不见得很强,但最重要的是气节。

军人,要有骨气。

“岂敢,岂敢。这段时日,劳烦大人照顾小婿,廷益拜谢大人。”

于谦知道张华的领地拥有上千万人口,虽然还没称王,但与王侯无异,自己的女婿朱骥还要依靠张华提拔。

“朱骥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因此才会得到提拔。”

“我也未曾想到,当初的锦衣千户,成了锦衣卫指挥使。当初我还怀疑此人的能力,不过,作为老父亲,对女婿怀疑,也是理所当然。”

于谦感慨万分。

“不知于少保是否愿出仕,为我效力?我正欲发兵,攻灭努尔哈赤,取中原之地。”

张华猜想朱骥已经给于谦做好了思想工作,于是开门见山,直接招揽于谦。

于谦深吸一口气:“既然大人有攻灭后金国的志向,讨伐吴三桂、孔有德等几个叛贼,那么廷益愿意助大人一臂之力。”

成了。

张华心里暗喜。

如果没有努尔哈赤与于谦的矛盾,张华还难以找到招揽于谦的借口。

于谦估计也痛恨吴三桂、孔有德等几个投靠努尔哈赤的大明叛将。

即使是敌人,也没有叛将可恶。

于谦出仕之后,张华可以在夏城的领地石碑看到于谦的英雄属性。

【英雄】:于谦

【等级】:43

【统帅】:85【武力】:46【智力】:88【政治】:90

【第一天赋】:缮兵固圉(于谦所在的城池,民心高涨,招兵买马、制造器械盔甲、建造城防工事的速度提升)

【第二天赋】:才捷(于谦可以消耗真气,在短时间内加快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和反应速度,速度越快,对精神的负担越大)

【来历】:明朝兵部尚书、少保,土木之变后,保卫紫禁城,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

“于谦的能力和品德没的说。”

张华看到这位明朝兵部尚书的英雄面板,也不由感慨。

除了个人武力有些缺陷之外,于谦的其他三项能力尽皆不错,可以独当一面,也可以出任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不见得一定是统帅值超一流的名将,更多时候是负责招兵买马、生产军械、调整布防,智力值和政治值也不能低了。

于谦在大明朝主要在兵部就职,对兵部的事情再熟悉不过。

张华也开始设立兵部,让于谦开始着手兵部事务,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不过,兵部没有真正的调兵权,也没有任免高级武将的权力,这些权力都被张华掌握在手中,以免被兵部架空。

张华招揽于谦,然后出兵虎牢关,窥视中原之地。

……

“奉孝啊,孤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正在中原征战的曹操,突然打了一个寒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