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7章 名声大振(1 / 2)

加入书签

安泰医院的血液科异军突起,基本上属于突然之间名声大作。

医院给血液科的240张床位住得满满的,孙涛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没能凑齐300张病床,最后只好在德欣医院搞到110张床位。

一个科室分布在两个医院,加起来350张病床。

潘涛总共已经治愈了173个白血病病人,特别是里面大多都是难治性白血病,M4、M6的病人都有好十几个。

几乎是100%成功。

1例除外。

有1例病人属于临终期进来的,卡式评估只有9分,还没来得及治疗就没了,就是来的当天晚上,病人心跳突然就停了。

其他的,经过了移植的,都成功产生了新的细胞。

神经精神中心大楼的中心实验室,7号实验室每天忙碌得很,32个实验室工作人员三班倒,他们每天要产出10人份的骨髓干细胞,这个任务很重。

细胞培养很不容易。

在人体内,细胞繁殖是有免疫系统保驾护航的,而体外繁殖就没有这个保障了,任何一种微生物感染都会导致培养失败。

本来,微生物分为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对人体来说,很多种微生物对人体并没有危害。

譬如普通的大肠杆菌,乳酸菌,等等,它们不但对人体无害,反而有益。

但是,这些无害的微生物,对体外繁殖的细胞却是致命的。

因此,7号实验室,现在是升级成了P4实验室了,绝对的洁净。

没有办法,32个工作人员,没有周末休息,三班倒,每天8小时,非常紧张。

安泰医院的血液科根本不愁病源,他们限定每天做10个移植。

这是目前的最高产量,一个7号实验室不够,刘牧樵安排人在抢修19号实验室。

要达到P4水平,很多地方需要改造,没有半年完不成任务。

刘牧樵有些哭笑不得,他本来是医生,现在他变成了“药”,一种非常有效的,疗效非常好的药。

并且是,他这种药除了他自己,别人无法替代,这就令人尴尬了。

过去有唐僧肉吃了长生不老,今有刘牧樵的血能起死回生,刘牧樵自己都苦笑不已。

他自己成了药品。

他给自己下了一个指标,一年只能献两次的骨髓,但后来一看,人家潘涛院士拉开架势,广告都不要做,这消息飞快地传遍了全国——全世界,这还得了?

预约的电话24小时不停。

“一天最多只能接收10个病人!”

潘涛院士开始苦恼,一天10份骨髓移植的干细胞不好弄呀,开足马力培养,不能出次品,也很难满足10份骨髓干细胞。

“刘牧樵啊,要是你出高价,一年能弄到3份……4份,我就不追着你跑了。”

潘涛院士算了一下,要是每年有4份骨髓——3份是起码,他手上就会比较宽裕,治疗白血病就基本上能够敞开治。

当然,这个所谓的敞开治疗,是在这350张床位的基本盘子上运作。

潘院士他最多也只能经营350张床位了,一个70岁的老人,拼命这种口号是不能喊的,很容易兑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