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国策导致的寡妇村(2 / 2)
而是如裴辑所言,中原大地,有大片土地被荒废,上面荆棘丛生,野兽出没。
这意味着水利流经的地方很多都是无主荒地,农民们想要赶紧去周围开垦占据。
关东农业水平不比关中天府之国,很多田地都没有配套的水利灌溉设施。
在汉末诸如扬州刺史刘馥、豫州刺史贾逵,都因为兴修水利、开凿池陂而被百姓歌颂拥护,享誉史册。
所以孟朝决定大规模兴修水利后,百姓都极为热切。
开垦的荒地,耕种满三年就归农夫所有,这是孟朝国策。
“各处人民先因兵燹遗下田土,他人开垦成熟者,听为已业。业主已还,有司于附近荒田拨补。”
这一条是民部对关东设置的补充。
关东与凉州相比,其情况还要复杂,很多田地其本来是有主的,只是百姓为躲避战乱,逃难离开了家乡。
对待无能为力的百姓,张瑞没有对豪强那么苛刻。所以他们返回家乡,如果有田藉证明,官府会优先返还给他曾经开垦好的田地。
但若其田地已经被其他人开垦成熟,那就归开垦者所有。官府会在附近荒田重新补偿他相同数量的田地。
也正是因为这条政策,所以关东人民开垦土地的热情极高,农业生产恢复迅速。
但有一点出现在朝廷的意料之外,那就是这条政令公布之后,导致关东的结婚率骤增。
青壮劳力,多娶几名女子的情况屡屡出现。
孟朝河南跟安史之乱后河北的情况一样,都是被打成了一片白地。
一夫一妻多妾制在这里已经失去了维持的基础。每个青壮男子能够多娶妇女就是善举,官府也鼓励其多娶多纳,当然还有多生。
当地百姓并不缺良田,娶妇人入门能够增加农耕的劳动力。
这一波结婚率的提升,便是在此基础上,青壮劳动力眼红官府的徭役薪金。
每人每天百钱,干满一年就是三万余钱。
这么高的财富数字,显然是得益于孟朝超级帝国的实力,从贵霜、临邑以及四方藩国收割了天量财富回中原。
一如米帝最普通的蓝领工人也薪金无比丰厚,住着宽敞大房子,享受惬意生活。
所以数十万计的百姓打算响应官府征募,将田地留给家中老弱妇孺打理。
这将导致大片郡国范围内,会形成所谓的“寡妇村”。
一个村子里大多是留守的妇人,男丁除了年幼的儿童,就是年迈的老翁。
不过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意味着孟朝百姓已经开始尝试目光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作业模式上移开。尝试离开土地,出卖力气赚取薪金。
这对将来工业发展铺垫了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