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8章 文明代差,制帖防盗(2 / 2)

加入书签

张瑞说道:“将因此罪而判刑之囚徒尽皆释放,半年后取消此法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百姓欲前往何处尽皆自由。”

杨修谏言道:“君侯,此举恐造成百姓流亡,治安混乱。”

这倒不是杨修危言耸听,诸夏百姓太多,其中难免有些思维清奇者,就是向往其他诸侯名声,逃亡向其他诸侯治下。

不过张瑞相信,大部分人还是能分清关中、关东形势。在右将军府治下轻徭薄税,政治清明,少有人会逃向关东体验人间炼狱。

至于治安混乱,张瑞说道:“今日便请科学院诸君设计一套百姓身份凭证,令官府可以查验。半年内推行,以配合律法取消。”

张瑞有限的知识也清楚,工商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自由流动的劳动力。摊丁入亩,按地亩多少征税,已经为劳动力的流通打下了基础。

百姓当中或许有某个个体比较愚昧,但作为一个整体,必然是逐利的。如果种田的利益,超过工坊雇工,那么百姓必然会死守农田。

若为工坊劳作,所获收入超过农田,那么百姓就会分流前去从事工商业。

这是朴素的生产关系调整,也就是经济结构的变化。

毕竟生产力增长速度是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的,势必会有大量劳力富余在农业生产之外,与其让其迅速爆发,还不如提前布局进行工业生产,从而收割外部财富。

有鱼符、公验制度,裴琚能立即理解张瑞的想法,就是创造出一套能明显辨别普通百姓的身份凭证,即便将来通缉时,亦一目了然。

裴琚开口,回道:“可为百姓制作照身贴。”

“先秦时,商鞅变法曾制定法令,行人投宿需有凭证,否则关不得放行,店不得留宿。”

“及秦孝公死,秦惠文王即位欲诛商鞅。鞅走至函关,天色将昏,扮为商旅投宿,店主求照身之帖验之。鞅曰,吾无照身帖。店主曰,吾邦商君之法,不许收留无帖之徒,如有受者,与无帖之人同斩,决不敢留!”

张瑞听过这个典故,问道:“照身贴与传有何不同?”

“照身贴由官府所造,为一光滑竹板,上刻头像及姓名籍贯。之所以难以伪造,是因为由中枢凭郡县所报户籍向下逐层发放,有民部、郡府、县府三层加印。此既有利于中枢掌控全境百姓人数,亦防止有人私造。”

防止私造,这个很容易理解,没有户籍只是个隐匿罪,只需要从事几个月的徭役。

但要是仿制中枢、郡府、县府三级的大印,这个罪过就太大了。

后世办个身份证还要半个月,这个时代的效率,慢一点也着实正常。

张瑞随后说道:“此外裴祭酒为外国商旅亦制作一份特殊符贴,严格标注其入境原因,以及停留时间。孤会下令锦衣卫巡街时严格抽查外籍符贴,有逾期者立即驱逐出境。”

“此外通知长安学宫,雍台藏书区别门类,数学院、兵学院等军国藏书,严禁外族观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