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六章 闪电奇袭(2 / 2)

加入书签

但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是他们会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法。

曼施坦因无疑在战略上是个真正的天才,他偏偏就选择了所有人都不看好的阿登高地,打破常规的选择了这里作为进攻的方向,并且赢得了德国元首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联军除非内部也出现一个和曼施坦因同层次的天才,看破他的计划才可能堵住德军进攻的方向。

然而英法联军内部不仅没有这样天才般的军事家,更因为德国人的情报欺骗而选择相信德国人原本的黄色方案,将比利时设定为主战场,集结了重兵用以抵挡德国人的进攻。

然而当古德里安率领着德军机械化装甲部队开始对法国发起突击的时候,法国人才赫然发现德国人不仅从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方向发起了进攻,更在速度上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计和想象。

德国人仅仅只用了三天时间,就穿过了法国人认为他们需要两个星期才能穿过的阿登山区,并且攻下了色当。

三天时间里,德国人的坦克、装甲车和步兵一刻也未曾停歇,他们正如他们的将军所说的那样,坦克一旦发动,就绝不会中途停下。

德国人甚至连给士兵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就这样在三天三夜的不眠不休中,以超乎法国人想象的速度攻破了阿登山区。

抵达色当的德军随即便对这座法国人精心构筑的要塞发起了进攻,并在随后很快将其拿下,凿开了法国人的防线。

固然,法国人这一次比历史上做的好一些,能够在比利时边境将整个计划中的马奇诺防线修完,但这条在一战思想的指导下修建的过时的防线本身在面对德国现代化的机械化装甲部队的攻击时,就已经在战术思想上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

飞机、坦克和步兵三位一体的配合,立体式的进攻,德国人的闪电战在经历了波兰战役的淬炼之后,变得更加具有效率,各个兵种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发挥出来的效果也超出了这个时代英法两国军事将领们的认知。

坚固的要塞本该是抵御敌人进攻的核心,安放在要塞内部的火炮和火力点本该大量的绞杀敌人,让敌人在坚不可摧的工事前流干他们的鲜血,就如同一战时那样。

但飞机和空降兵的配合却没有给它们任何发挥的机会。

飞机空降伞兵到要塞顶部,从上往下的进攻,直接从内部攻破要塞的防御,打开要塞的大门,这样的事情在德军的进攻中不止发生了一回。

牢固的工事和永固性质的炮位固然给了守军以保护,同时却也是一种桎梏,因为它限制了部队原本的机动性。

无法移动的火炮和机枪,甚至连调转枪口来抵挡从背后发起进攻的空降兵都做不到。

千人的要塞守军甚至抵挡不住七百人的空降兵进攻,原本预计坚守至少数周的要塞在数个小时便沦陷了。

这是战术思维上的降维打击,是老朽的一战堑壕战式的老式防御思维与二战闪电战式的新式进攻思维直接的碰撞,而结果无疑不言而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