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章 但说无妨(2 / 2)

加入书签

“哦对了……,我还知道一个重要消息,重要消息!”

感觉刀锋终于停止了前进,伪军长呼了一口气。

“最近三天,一直有七八辆鬼子的卡车在朝县城运粮食和物资,基本上每天都有一趟。他们都是中午来,下午空车回去,据说是从铁路那边运下来的东西。

……对了,这次日本人很奇怪,运来的物资都不让入库,全都堆在了宪兵队的院子里。”

听到这里,赵世勋心底一沉。

果然,日本人的大部队马上就要到了。

俗话说得好,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更何况日本人在打仗时对后勤的重视程度甚至还远超中国军队。

赵世勋很清楚,日本人之所以不停的用卡车运输物资到绛县,说明他们的大部队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物资不入库而是直接对方在宪兵队的院子里,说明这些物资很快就会被提走,因此根本没必要一一入库。

想到这里,赵世勋不得不对日本人的心机深深的佩服。

日本人提前将物资用卡车火速提前运到这里,就是为了打七十师一个措手不及。日军一个联队一般配有一个一百二十一人的运输队,装备大车几十辆大车或者是同等数量的骡马,如果需要,师团会将运输中队的卡车抽调给下面作战的联队使用。

按照对方的陈述,赵世勋心底估摸联队一下。连续三天内都用卡车运物资,说明日军来袭的部队至少要有一个联队的兵力。

为了稳妥起见,赵世勋又问了问其他几个伪军,得到的答案也基本一致。

……

确认了日军即将大规模来袭的情报,赵世勋知道留给七连和七十师的时间不多了……。

……

审讯结束后没多久,柱子将战果和伤亡也统计出来了。

这次战斗,得益于戚宝山的精准炮击。七连仅仅阵亡了六人,重伤五人,轻伤四人,且伤亡大多发生在据点内部的争夺战中。

在强攻鬼子藏身的营房时,三排遭遇了不小的伤亡。全排战死四个,重伤三个,轻伤两个。不过值得庆幸的就是,这次指导员和三排长喜子都伤的不重,只是有点脑震荡而已,总算是没伤到七连的筋骨。

当然,相较于七连付出的伤亡,七连取得的战果却是相当惊人的。这一战,七连歼灭日军68人,伪军42人,并俘虏伪军接近三十人。

同时,七连还缴获三八式步枪五十支,歪把子机枪三挺,捷克式两挺。汉阳造五十一支,中正式十三支,驳壳枪五支。

唯一可惜的就是,由于据点的九二式重机枪被倒塌的炮楼砸坏,因此只能废弃。

除此之外,七连还缴获完好的八九式掷弹筒三具。

出了武器外,弹药当面也是缴获颇丰,总计有六五子弹两千三百多发,七九二子弹一千二百多发,以及手枪子弹百余发。此外还有九七式手榴弹二十多颗,掷弹筒榴弹三十八发。

收缴完武器后,赵世勋将三具掷弹筒全都配给了二排,然后让人叫来了戚宝山。

“戚兄弟,这次能顺利打下鬼子据点,戚兄弟当为首功。”

当着戚宝山的面,赵世勋直言不讳的夸奖了对方一番。

“赵连长言重了,戚某人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贵军抗日之决心,杀敌之勇气,让戚某人自愧不如啊。”

呵呵一笑摇了摇头,赵世勋从身边的二排战士手里拿过一具鬼子的手炮,抬手递给了戚宝山。

“八九式掷弹筒!好东西啊……。”

抚摸着手里掷弹筒泛着金属光泽的炮管,戚宝山由衷的赞叹了一句。

“戚兄弟,赵某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戚兄弟不要推辞。”

闻言一愣,戚宝山眯起眼看着赵世勋,淡淡的说道:

“赵连长这就见外了,但说无妨。”

真诚的看着戚宝山,赵世勋轻轻的拍了拍身边的二排战士。

“相信戚兄弟也看到了,我的部队虽然缴获了掷弹筒,可是包括我在内,我们全连没一个人会用这东西。

我知道戚兄弟是兵工厂炮兵出身,因此还请戚兄弟再帮赵某一个忙,帮我训练我的兄弟们操作掷弹筒。”

闻言看着赵世勋好一会后,戚宝山突然问了一句。

“赵连长你要想清楚,掷弹筒训练必须以大量的实弹射击才能学会,你们缴获的榴弹可不多。”

由于山炮的炮弹消耗完毕,戚宝山已经带人把没有用的山炮就地掩埋了,因此他现在又回到了光杆司令的状态。

对于帮七连训练士兵这件事,戚宝山虽然打心眼里愿意,但是由于掷弹筒自身的原因导致它的训练非常特殊,因此他觉得还是得提前跟赵世勋说清楚。

戚宝山是炮兵工程师出身,又长期在兵工厂任职,因此对于这种国军也大量仿制的掷弹筒来说非常熟悉,使用上基本上那就是手到擒来。

曾经常年在兵工厂工作的他对掷弹筒的优越性非常清楚。对于这种用料节省且威力不俗的武器,戚宝山一直是推崇备至。

不过很可惜的是,戚宝山到部队后却发现,自己推崇备至的武器居然不怎么受欢迎。

原来由于掷弹筒特殊的瞄准方式,使得它成了一种需要严格训练才能发挥效能的武器。因此,它在国军大量训练水平底下的士兵手里,掷弹筒常常准确度奇差,难以发挥实际威力,故而很多国军部队都不愿意装备掷弹筒。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戚宝山觉得自己有必要提前跟对方把事情提前说清楚,免得最后误人子弟。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