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7章 1.196 三方推演(2 / 2)

加入书签

“如此,烦请尚书令逐一清点。”刘备笑道。

“喏。”尚书令曹节,这便亲手清点朝芴。并一字排开。

“一方三十五条,二方三十五条。双方战和。”曹节话音未落,殿内群臣亦议论纷纷。

陛下一语中的:“利弊各半。”

大将军何进急忙问道:“敢问蓟王,当如何决断。”

刘备冲陛下再行一礼:“双方战和,当请陛下圣裁。”

陛下独自喜上眉梢,旁人自然看不见。除非大典,通常陛下也无需佩戴冕冠(服)。忆起击鞠时的神之操盘,陛下朗声开口:“再议!”

大将军何进方,各个眉飞色舞。然宗正刘焉方,也不气馁。今日不过打平。当苦思冥想,来日再扳一局。

蓟王此“利益量化法”,比起上来便吵成一团,实在是大有裨益。

胜负一目了然。双方偃旗息鼓,摩拳擦掌,已备来日再战。

下朝后,尚书令赶来相问:“敢问王上,何以知之,‘双方战和’?”

刘备语出深意:“《书》曰:‘树德务滋,除恶务本’。世间恒理也!”

尚书令曹节,默记于心,这便赶回复命不提。

所谓“文无第一”。又所谓“见仁见智”。一个道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换言之,同样一件事情,站在对立双方,皆能说出完全相反的道理来。上下五千年,永远绕不开这个“圈”。

尤其类似这般。合众人之力,一较长短。虽一人词穷,然众人言无尽。

所以十有八九,皆是平局。便是所谓“文无第一”。

陛下当如何决断?

且看陛下何所求。

若陛下以天下万民计,当重开州牧,剿匪安民。若陛下以汉家江山国祚计,当禁开州牧,重用刺史。若陛下以自身私利计,便如此这般,无所作为。美其名曰:从长计议。

陛下将国家,众家、自家,分得很清。众家之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于国有利,于我不利,亦不可为。

所谓“朕富有四海”。在陛下看来,不过是一句空话耳。不信也罢。

正因深知陛下秉性。于是蓟王才设下此谋。宗正刘焉背后,皆是汉室宗亲。大将军何进背后,皆世家豪右。蓟王向来以天下为己任,又岂能厚此薄彼,区别对待。

且以长远看。重开州牧,虽能快速拨乱反正,却埋下了诸侯争霸的祸根。诸侯合纵连横,互相攻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为祸更烈。

换言之,蓟王其实是倾向于禁开州牧的。

交由陛下决断,换来“从长计议”。亦符合蓟王利益。时下西域、陇右屯田初兴。蓟国新得数县,仍需深入圩田。东西皆需时间。

假以时日。待西域、陇右、塞北,连成一体。何愁天下不定。

换言之,陛下“拖字诀”,亦是蓟王所想。

初次朝议,完美过关。刘备亦不禁长出一口气。

这便打道回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