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章 以后的路还长(1 / 2)

加入书签

站在前面的李德发,听到村民们带着调侃意味的这句话,也是笑得喘不过气来。

把手中的烟卷扔在地上,他走近几步大声说:“顿顿都是大馒头、炖菜!”

“饺子有吗?”有村民调皮地问。

“回家自个儿包去!”李德发故意板着脸,呵斥一声后,再忍不住笑了起来。

也跟着大笑之后,村民们听了赵刚的叙说,不禁都是称赞:“赵刚考虑得真细致!”

赵刚想要解释几句,却见人群中的小妹对自己摆了摆手。

这是要深藏功与名啊。

赵刚点头笑了笑,就宣布了散会。

赵永水带着妻子孩子们,正要挤出人群,却被大家拦住:“说说怎么想出这些好主意、大主意来的?真舍得吗?”

“主意,是群策群力想出来的!舍得?当然舍得!好了,快让我赶紧回家吧!回头儿到家里坐!”赵永水连声说着。

“干什么这么着急?”村民笑着问。

“马上就要上顶梁了!”赵永水掩饰不住脸上的笑容说。

听到他说这话,村民们立即附和着说:“都去帮忙,你给做好吃的!”

“好!馒头烙饼,猪肉炖粉条!”说完,赵永水带着一家人,说笑着往外走。

上顶梁,就是盖房子时,四面墙壁已经建好,要由许多工人帮忙,把房屋正中的那根长木——大梁,拉抬上去。

隆重一点的,要摆设香案,进行祭拜一番。

大梁扎上红绸带,有人为图吉利,还要绑上粮食袋子、铜钱等。

由工匠指挥着,大家从两端把大梁抬起。两名工人踩着梯子逐级登高,梁上挂着的包裹亦随之升高。

这个建筑中的环节,因为有“栋梁、顶梁、节节高、上梁(粮)”等吉利寓意或者谐音,被赋予了格外的重视和礼遇。

赵家盖小楼,是用不着木质的大梁的。但为了讨个口彩,赵永水就把小楼的第一层建好,要加盖水泥预制板,叫做了“上顶梁”。

他为讨个彩头,方淑芬却笑着对大家说:“这个不算。真正的‘上顶梁’,还要等几个月呢。”

大家倒也不在乎,只说是方淑芬抠门儿。

大笑着,方淑芬连连说“那就一起来热闹热闹,饭菜管够”。

回到家中,方淑芬赶紧给家人们倒了凉白开。喝过之后,赵永水长呼口气,沉思着不语。

赵玥靠着父亲说:“爸,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事业要长久,眼光也要看得远。”

看着女儿被晒得红扑扑的小脸,赵永水点头后说:“你给你大哥出的这些主意,肯定都是好事。”

犹豫一下,他再接着说:“可你大哥刚当选村长,就当众一下子说那么多大事出来。我是担心,说话许诺很容易,但是实现不了,那多难看啊。”

赵玥见父亲没有对分出股份出去而郁闷,也就放了心。她笑着说:“您就放心吧。这些事都是对村里有好处的,大家都会帮忙。”

“嗯。”在小女儿的宽慰下,赵永水很是紧张的内心,好歹宽松了一些。

第二天要封盖一楼的楼顶板,这当然是件喜事。可还有一件事,比这个重要得多,比这个还让赵家人高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