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 巨额定金(1 / 2)

加入书签

一辆三轮自行车的量产成本,还不到一百块钱。

外购的轮胎,单价只有五块。

三个轮胎一辆车,轮胎成本十五块钱。

三轮车的其他配件,基本上都是旭阳炼钢厂自产的。

送到市场的一百八十九辆三轮车,没用到十分钟,就被翘首以待的人哄抢一空。

没买到车的人,直奔旭阳炼钢厂而来。

计划内的产品,购买需要相应的票。

计划外的产品,有钱就能买到,现在不买,更待何时?

一天卖出去两百辆三轮车,总销售额达到二十万。

扣除各种成本,净利润高达十八万多。

全厂上下又惊又喜,三轮车间赚钱了,相当于厂里赚钱了。

炼钢厂实现扭亏为盈,很可能发奖金。

下午六点,赵山河来到会议室。

“小赵,干得好。”刘建飞笑道。

“我们厂效益最好的时候,都没有哪天赚了二十万。”林雷感慨不已。

“林副厂长,那二十万不是一天赚的,前前后后用了将近二十天时间。”赵山河说道。

“前期生产不够熟练,以现在的状态,每天能做多少三轮车?”刘建飞问道。

“三轮车间六十个工人,采取流水线生产,只要材料和零件充足,日产两百辆三轮车,应该没什么问题。”赵山河想了想后道。

链条、齿轮、轴承等零件,都可以外购,光是车架、轮毂、车斗、刹车、打磨、刷漆之类的,废不了多少事。

“流水线生产?”刘建飞心中好奇。

“这是我设计的生产工艺......”赵山河将手里的资料递了过去。

“这样的生产方式先进、快捷、可靠。”刘建飞翻了翻资料,心中惊喜万分。

从零件加工到成品,如同流水一般顺畅,每人负责一部分工作,不愁质量不好、速度不快。

“老刘,趁着目前订单不多,不如把厂里重新规划一下。”程刚说道。

“要是全厂实现流水线,会省去很多转运环节......”林雷点了点头。

分管动力、机修、仓库的副厂长薛勇,毫不犹豫的赞同。

“流水线改造的事,不能操之过急,先弄一个规划,然后分段落实。”刘建飞说道。

“这主意好。”三个副厂长纷纷附和。

一个个车间主任、主管,自然不会反对。

直属上级都同意了,他们反对也没用。

旭阳城是大周共和国的都城,能够买得起三轮车的人有很多。

在城内开店的人,大部分都买得起三轮车。

当然,这也是购买三轮车不要票。

要是买三轮车需要相应的票,有钱也未必能买到三轮车。

有一辆三轮车,开店就方便多了。

汽车价格太贵,购买汽车不但要钱,还要找关系。

平时运输几百斤的东西,三轮车就能轻松应付。

大多数人的活动半径有限,三轮自行车的用途更多。

每天都在做体力活的男人,很多都能扛起两百斤重物。

体力本就很好的人,完全可以轻松骑走三轮自行车。

一个人体力不够?那就两个人一辆车。

上坡困难?一人骑一人推,两个人不够?那就三个人!

三轮自行车的车斗可以装货,车斗两侧可以坐人。

平地与下坡一人骑车,剩下的人,大可以坐在车斗或车斗两侧。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