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章 谍报系统建立(2 / 2)

加入书签

在温良描述的未来里,犯边的敌人主要是靠数量以及工具取胜。

哪怕是面对饭都有些吃不饱的汉军,那些犯边的贼人,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事不宜迟。温良你一会便带着文若去武威。

武威周边的环境,以及汇集到那里的商人,天生适合成为我们了解鲜卑的窗口。

我去找牧守大人调派探子。”

说完,贾诩示意温良尽快回武威县。

虽然不知道温良清醒的具体时间,不过温一等人是时刻做好准备,倒也没耽误太多时间,一行人便上路赶回武威。

路上,荀彧在思考自己要不要提前将自己的伙伴好友们喊过来,而温良则是打开了领主论坛。

‘卧槽,凡神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是这么个意思。’

‘不说的话,我也忘了他们了。’

‘确实啊,看样子不止我们这边有穿越者。’

‘他们是不是也有领主系统?’

‘应该差不多。’

‘但我们这边境附近的羌人,没发现有异常啊。’

‘或许,大家的任务不一样呢?’

‘不一样?我怎么感觉没准是一样的呢?’

‘一样?怎么个一样法?’

‘比如,和那些点X的人一样,任务要求是杀掉某些历史名士。

别说五千年的历史,太多的国家连两千年的历史都没有。

历史名士,历史名士,有历史记载并且一直被人们提起的才是历史名士。

而要说这个时期的历史名士,哪里能比我们汉朝多呢?

甚至那些国家流传下来的最著名的历史,就是我汉朝某个人访问他们的国家,带去了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

看到这条评论,温良感觉自己的疑惑好像得到了解答。

领主系统针对汉朝,这点说不过去。

如果是针对汉朝的话,不让这边有穿越者就够了。

但如果是发布了同样的任务,周边的穿越者默契的联合到一起,来针对汉朝,那就解释的通了。

甚至连那些人不计得失的实行摧毁式的侵略,也有了解释。

他们也不认识汉朝的人,都是谁对谁,也不知道具体哪个人是历史名士,索性全杀了,碰运气。

杀的多了,总能逮到大鱼的。

论坛上,随着这名领主的猜测,人们也都感觉确实是这样。

至于为什么他们都没有察觉,或许是这些人穿越的地点,都离汉朝边境有些远。

也可能是有人穿越到了汉朝边境附近,但知道双方差距的穿越者们,选择了迁徙或者伪装。

论坛上,大家讨论的内容也因为温良的帖子发生了变化。

经过温良的提醒,大家突然想到了,特么汉朝的疆域,只占世界的一小部分啊。

他们为什么要辛辛苦苦的给自己选个地狱难度?

大家一致认为,相比较那些在汉朝三国这段时期大放光彩的历史名士,境外的那些穿越者领主,应该更好欺负一些。

这一年的经历,领主们不仅让自己融入了这个世界,也基本放弃了回归的想法。

想想自己那可怜的四维属性,再想想那些经常看到的‘实力差距过大无法查看’的提示。

能安稳的活下去已经不错了,还想招募历史名士?

不过大家还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后勤补给。

但这个问题很快被领主们讨论后解决掉——利用领地市场。

大不了就隔一段距离在各州交界以及域外建立一个又一个的领地,然后利用领地市场的特性,进行物资的转运。

大不了就是一些手续费么,把货物价格调低一些就好了。

领地建造倒没什么困难。

黄巾之乱,不仅死了大量的原住民,穿越者领主也死了不少。

活下来的领主手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领主之心存着。

凉州领主们讨论的事情,很快便通过领主论坛,传到了其他各州。

这下,内地的领主们坐不住了。

对啊,为什么非要玩地狱难度,跑到疆域外,欺负一下其他人,走无双割草模式不香吗?

但他们想去疆域外的话,距离太远了。

那怎么办?自己能借这个机会干点什么?

想了想,领主们突然想到了,那就是种粮。

想去域外打仗,你得有兵吧,还得是骑兵为主。

那就需要大量的后勤支持。

而且你打下了地盘,肯定是有所收获的,自己也用不了,得卖吧?

正好,你打地盘,抢他们东西,然后卖给我们,我们给你们提供粮草。

这事可以干。

因为相比较打架,大多数华夏的穿越者领主们,其实多少还是更喜欢种田。

当然,用于防御自身的兵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兵种招募还好说,但练兵是一个问题啊。

想到这,领主们将目光瞄向了各地的匪患。

慢慢的,各领主们统一了战线,拿匪贼练兵,然后尽量多的种地屯粮。

朝廷现在对各州郡的掌控能力已经很弱了,至于附近官吏手下那点兵,领主们并不在意。

只要不是大军前来讨伐,谁抢谁还不一定呢。

…………

温良和荀彧一行人,因为路上走的比较快,仅用了三天多,在出发的第四天下午,便回到了武威县。

来了之后,让温一等人回营,随后也不管现在是什么时候,温良立刻召集全城的官员聚集到县衙。

荀彧因为初来乍到,也没多说什么,心里却是感觉温良这么做不会有什么效果。

官员称病,或者有事脱不开身,还有各级的官员可能并不在自己家里,太多合情合理的理由不去理会温良的召集了。

然而,出乎荀彧意料的是,仅仅半个小时,他能想到的,所有大小官员都聚集在了县衙的空地上。

没一会,一个官员走到温良的身边,说除了一个小吏因为腿伤,实在没办法来以外,全部官吏都已到齐。

温良也没去追求他说的是真是假,带着荀彧来到了众官吏前面。

“这是荀彧,荀文若,以后他说什么,你们就做什么。当他的命令和我的命令有冲突时,听他的!

如果有人不听,按贪污罪论,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N

饶是荀彧自诩见多识广,看到眼前这一幕都有些发懵。

这怎么感觉不是一群读书人,反而更像是一群穿着官服的武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