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金棕榈【上】(1 / 2)
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是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同时中国女演员章子怡也名列评审名单中。但是有趣的是,今年参与戛纳电影节的亚洲电影却只有林俊秀的《致亲爱的你》和娄烨的一部不能说名字的电影。
在平行位面里,娄烨的这部电影几乎就成了亚洲电影的唯一代表了。而且更为吊诡的是,竞赛片单元里没有一个奖项是授予亚洲电影的;即便算上导演双周、国际影评人周等周边奖项,也仅仅只有王超的一部关于寻子题材的电影《江城夏日》拿到了“一种注目”单元里的“一种注目奖”而已。
不过既然林俊秀参与了这届戛纳电影节,他肯定不会让自己的电影什么奖都拿不到。在提前颁发的导演双周和国际影评人周奖项里,《致亲爱的你》分别干掉了意大利电影《屋顶上的童年时光》和法国电影《邪恶友谊》而拿下这两个单元的大奖“艺术论文奖”和“评审团大奖”。
当这两个前瞻性奖项都花落林俊秀的电影之后,《致亲爱的你》也就成为了本届金棕榈的最大热门。而且趁着电影拿奖的气势,林俊秀又在各大报刊媒体刷了一波存在感,广告和影评软文是双双出击。
如果没有林俊秀的介入,今年的金棕榈大奖将花落爱尔兰独立电影《风吹稻浪》。这部电影名听上去虽然很温馨美好,但故事却是讲述爱尔兰共和军与英国的冲突。而且这部电影并不是以所谓的“艺术性”而取胜的,毕竟这部电影可是爱尔兰史上最卖座的独立电影。
按照戛纳电影节这种追求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欧洲电影节习惯,这种卖座电影别说拿奖了,连入围主竞赛单元的资格都没有。可毕竟这部电影的题材实在是太“政治正确”了,结果这样一部在商业上大获成功的电影不仅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还捧走了最高奖——“金棕榈奖”。
当然,对于这样一部电影获奖也不是没有争议,起码在电影里被当成反派的英国是很不爽的。英国不少影评人在媒体上大肆抨击这部电影在篡改历史并故意抹黑英国,并强调北爱尔兰“自古以来”就是英国固有领土之类的话语,丝毫没有“自由世界大哥哥”的那种气势。果然还是那句话,刀子没有砍到自己身上之前,大家都喜欢说“宽恕”。
有传闻这部爱尔兰电影《风吹稻浪》能够拿下金棕榈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阿根廷导演露柯希亚·马泰的推动。为什么马泰导演要这么做呢?很简单啊,看看人家的国籍就知道了。能让英国人心里不痛快,阿根廷人可是非常乐意如此的。
不过林俊秀有些不解的是,明明评审团里有两个英国评委,结果愣是没有阻止这部电影拿奖,还真是让人觉得奇怪呢。但是这几天媒体上透露的气氛让林俊秀明白了为什么,因为《风吹稻浪》的发行方故意弱化了自己电影对历史的篡改,反而强调爱尔兰人是受害者,并将英国贴上“殖民者”的标签,逼得两位英国评委不得不捏着鼻子头赞成票。
“还是外国人会玩啊!”林俊秀看完公关公司搜集的最近有刊登关于《风吹稻浪》新闻和影评的报纸之后,不由得感叹道。
林俊秀的公关策略其实相当阳谋,就是用钱砸知名度,然后套关系……这些都是公关圈的正经玩法,同时也是大众能够容忍的极限。公关说白了其实就是“走捷径”,因此必须和大众意识里的“公平”达到一个平衡,否则就会玩过,导致公关的奖项失去公信力。一旦走到那一步,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双输”的局面。
但是《风吹稻浪》这边却是走的“邪道”,完全是用“道德绑架”的手段逼迫大家投票给它。如果你不投票给这部电影,那你就是殖民主义的捍卫者之类。
“能安排我和卡特及罗斯两个人见面么?不要让别人知道我们有见过面。”林俊秀对公关公司的人说道。海伦娜·伯纳姆·卡特和蒂姆·罗斯就是这次评审团里的两个英国评委。“和他们见完面之后,再安排我同贝鲁特及勒贡特两人分别见面。”
莫妮卡·贝鲁特是这次评委团里的意大利评委,而帕特利斯·勒贡特则是法国评委。其实现在欧洲很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地方分离主义的问题,意大利要面对西西里岛及南部意大利地区的分离主义;至于法国,科西嘉独立运动可是一直老大难问题。
除了英国人对《风吹稻浪》是戳中心窝子之外,想来意大利和法国两国也是感同身受。别说什么“艺术没有国度”之类的话,玩艺术的艺术家们可都是有自己国籍的,他们再追求自由什么的也不敢和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只要搞定这四个评委,再加上三个亚洲评委,想来金棕榈的最终归属还是有可能发生变动的。不过这一切都要在暗地里进行,被人抓住把柄的话那就麻烦大了。
次日,卡特和罗斯都收到了一张邀请函,一个瑞士的电影人邀请他俩来他的住所参加一个小型聚会。卡特和罗斯都是混迹欧美电影圈多年的演员,哪里猜不到这后面的猫腻。虽然评审团没有规定要求所有评委不得和提名电影方面接触,但是大部分评委都会自动自觉地遵守。
但是这是明面上的,至于暗地里,大家就不由得撇撇嘴。艺术家也是要吃饭的,能接触一些金主有什么不好的呢?卡特和罗斯猜到应该是某部提名电影的片方邀请自己,只不过碍于规则而透过第三方发出了邀请。既然对方知道遮掩,那么自己就没必要故意装清高,于是两人都答应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