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零五章所见所闻(2 / 2)

加入书签

顺带的事,杨帆当然没有拒绝。

更何况,好几个月没见到长孙无垢,还真有些想念,杨帆正想问问是不是故意躲着他。

收拾了一番,杨帆一行朝着皇宫驶去,那气热气球还在皇宫里呢!

只是不知道李二陛下微服出宫了没有。

若是这位皇帝没有离开,还真不知道能不能把热气球带走。

毕竟这位皇帝有什么好东西都想占为己有。

显然,杨帆的担心是多余的。

当他们赶往皇宫的时候,李二陛下已经来到了新丰县。

新丰县,距离长安只有二十公里,骊山行宫也是坐落于此。

由于距离长安较近,新丰县也是一个比较繁荣的县城,人口十余万,属于妥妥的上县。

来到这里,李二陛下当然不是来休闲度假的。

所以,他们一行人直接在山间田地头里转悠。

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考察此次降雨能否解决关中一带春种的问题。

李二陛下的马车缓缓前行,来到了一处宽阔的田野。

放眼望去,还未耕种完的田地都有百姓在忙碌。

即使是在行车的官道,也不时有百姓牵牛扛犁急匆匆路过。

见到一大半田地都已经犁过,而且已经灌满了水,看来不用多久,这些田地便能全部耕种完毕。

李二陛下不由偷偷舒了一口气。

要不是这场雨,要不是杨帆发明了贞观犁,还不知有多少百姓要饿死,多少的百姓流离失所沦为流民。

虽然每次灾祸,朝廷都会赈济灾民,但李二陛下清楚。

若关中一带真的颗粒无收,到时候一定会是一副人间惨像。

毕竟,朝廷的储备粮也没多少。

况且,这些粮食是李二陛下用于东征高句丽的,不宜轻动。

来到田地旁,马车不能前行,李二陛下一行人只能下车。

一大伙人前护后拥在田梗上,顿时显得有些拥挤。

有百姓想喝斥这一行人赶紧让开,不要影响他们耕地,却被这一行人的气势震慑。

拉马车的几匹高头大马品种优良,似乎比勋贵平时所用的马匹都好上几分。

皮质的马鞍边角居然包着黄铜饰件,马鞍上不仅挂着长柄马刀。

马背上的彪形大汉们腰里还佩着另一把刀,看刀鞘厚度,恐怕是上好材质的横刀。

一般的护卫没经过几年打熬力气,可是使不动这些家伙。

看来,这可不是一般府邸的护卫,关中权贵遍地,谁知道一个不小心惹上哪尊大神,还是少招惹为妙。

作为底层百姓,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于是,田梗上的百姓对李二陛下这一行人纷纷避让,任其畅通无阻的来到了田地间。

李二陛下对这里的一切都极为好奇。

因为这些跟牛都穿着鼻子,看起来颇为乖巧。

当然,这些牛并不是以前所用的老耕牛,而是野牛训练成的。

之所以能够看得出来,因为这些牛在他们经过的时候,会出现一丝燥乱。

若是老耕牛,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显然,穿牛鼻绳的这种技巧已经传播开来。

不过,让李二陛下意外的是,这些耕田的百姓都是一人一牛,简直是太奢侈了。

虽然知道这些耕牛是用野牛训练而成,但即使是野牛,也不是百姓能够轻易买得起的。

想到这儿,李二陛下对着路过的一名百姓问道:“老乡,听说关中一带久旱不雨,今年的春种有些晚,还来得及么?”

本来这人不想搭理李二陛下,但见到其身后一众人高马大的护卫,只得耐着性子回答。

“看你们的穿着,你们是外乡人吧,虽然关中前段时间干旱,可当今陛下上天向龙王请雨,这雨已经下了一个几天了,足够我们春耕之用。”

“你看,田里的水都快满出来了,雨若再一直下,咱们还得恳请陛下向龙王收回一些雨水呢?”

“至于能不能来得及耕种,这就是你见识短浅了。”

说着,这人拍了拍扛在肩膀上的犁耙,傲娇着说道:“看到没有,这就是忠义侯发明的贞观犁,一天可以犁好几亩地呢,你说能不能来得及?”

“这样跟你说吧,这种犁不仅轻便,而且十分灵活,最重要的是,贞观犁十分便宜,简直就是我们农民的福音。”

李二微微一笑,心说,朕当然知道这种犁的好处,但为了能够得到最可靠的资料,李二陛下还是故作惊讶问道:“老乡你看人真准,我们是行脚的商人,听说关中一带闹旱灾,所以想来打听具体的情况,却没想到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不过,关中果然富饶,看你们都是每人一犁一牛,官府怎么有这么多的牛发放?”

“还有,这犁怪模怪样的,真有你说的这么好用,你还说这种梨很便宜,不会是骗我们的吧?”

听到李二陛下居然怀疑自己说话的真实性,这人有些微恼。

可没等这人说话,田地里传来“吁”的一声。

只见田间的一名老人拉了拉缰绳,正在犁地的耕牛很快停了下来。

老人转过头,有些傲娇的说道:“你们外边的商人,只知道追求利益,当然不可能以低价卖东西给我们,但这些犁却不同。”

“听说为了我们这些百姓能够尽早耕种完田地,忠义侯特意联合关中一带的商贾把贞观犁以低价卖给我们的,每副犁只要两百文,而且还赠送一头耕牛。”

李二陛下真没想到杨帆说到做到,居然以这么低的价格出售贞观犁给百姓。

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杨帆这家伙还免费赠送了一头耕牛,这简直就是亏死的节奏。

按照关中一带的人口来计算,怎么也有几十万户。

即使野牛便宜很多,但也需要10贯左右,如此一来,杨帆岂不是要亏几百万贯的钱财,这还是那个噬钱如命的棒槌么?

这一刻,李二陛下真的被震住了。

即使是天下是他李家的,李二陛下也没有这个决心给每户免费发放耕牛,可这个棒槌却做到了。

这种无私的行为让李二陛下有些汗颜。

但李二还是有些不死心,继续问道:“难道你说的忠义侯就不求什么回报?”

见李二陛下怀疑,老人顿时不悦了:“哼,你们怎么好意思怀疑侯爷的善心,你们也不打听打听,关中一带的百姓哪个不是把侯爷当成菩萨,还有,侯爷现在已经被陛下敕封为开国县公了,你们可不要叫错了!”

而田埂上还扛着犁耙的人也是一脸愤概,怒气冲冲的盯着李二陛下一行人,完全没有了刚才的畏惧。

李二陛下真没想到自己的怀疑,居然会引来百姓反感,也感到了杨帆在普通百姓心中的地位。

难怪杨帆总说,百姓是最懂得感恩的人,你只要对他好,他就会处处维护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