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时代的幸与不幸(1 / 2)
唐羽微笑。
看来,人们的反应比他当初所预料还要疯狂得多。
不过这也能理解。
毕竟,在这个文娱匮乏的世界里。
《赤伶》的质量对比同期发布的其他歌来说,完全是降维打击。
好比双方虽然同处一个擂台。
但论体型,论专业水平,大家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故而这场比赛还未开始,便已注定了结局。
《赤伶》赢得实在太轻松,毫无悬念。
评论里人们想让唐羽出正式专辑的呼吁声越来越高。
这也正好与唐羽下一步的想法不谋而合。
顺着话题相关,唐羽在微博上漫无目的的浏览着。
忽然,他发现了一个十分感兴趣的标题:
“戏曲学院专家刘老能关于《赤伶》的听后感想!”
刘老能。
很多年前,唐羽便听过此人的名字。
别看他名字土气,但确有真知灼见。
算是龙国戏曲学院派里执牛耳的人物。
即便泰山北斗如秦休淮,提到他是每每也是赞誉。
兴许因为科班出身的缘故,刘老能极其博学,对龙国各类戏曲流派均有深厚研究,是著名的戏评家。
秦休淮曾坦言。
若论戏曲的专业知识,放眼偌大龙国,无人能出此人之右。
这无疑是极高的赞誉了。
早在戏曲文化还未衰退的世纪之初。
凡是经过刘老能在报纸上公开点评的戏曲,基本都是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因为他的评点一向客观公正,无论或褒或贬,皆有详尽且真实的论据作为支撑。
唐羽立刻点开,一篇极长的文章,映入屏幕。
“时值深夜,我仍在一遍又一遍反复循环播放着唐羽的这首《赤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赤伶》问世,已经足足一周了,可我每一次听到它,仍像那天直播里初见般惊艳莫名。”
“这便是好作品的魅力,这便是真正戏曲能带给人的精神享受。”
“本来,这篇博文早在戏曲大展当夜,我便想动笔撰写,可每每坐在电脑前,脑子里万千思绪都变为了一片空白。”
“因为我深深担忧,我的任何措词不当,理解有误,都会是对于《赤伶》这首神曲的一种亵渎……”
“但考虑到如若我不加以解析,很多的人恐怕难以理解其惊艳在何处,便特此献上拙文一篇,并以其遥向原作者唐羽表示我的真诚敬意。”
……
一通自我剖析式的心路历程过后。
刘老能开始进入正题: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