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章 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2 / 2)

加入书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太简单了,

但是,却是神品!

无数人百思不得其解。

李世民此前也不明白,为什么这首绝句是神品。

要说起来,五言绝句,乃是各类诗文中的奇葩,

它的篇幅太短,可以说相比起七律、七绝、五律,五言绝句,就像是一个刺客、一道剑光,

如: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又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太上周易,凌厉如剑,而且只出一剑,

剑气稍差的,也能气冲斗牛,

剑气强的,却能石破天惊,霜寒照彻天下州府,久久不绝!

《静夜思》,应当就是这么一首诗,

李世民听着庄诗的吟唱,更加确定了这一点,

他观察着后方观众的脸色,

不管是饱读诗书的士子豪族,还是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贩夫走卒,

于这一首诗,都产生了共鸣,

这和前两首诗词,完全不同!

如《水调歌头》,所谓‘转朱阁、低绮户’,平民百姓见都没见过朱阁绮户,甚至看都看不懂什么意思,“千里共婵娟”,果然好词,然而‘婵娟’是什么,没读过书的人,真不懂。

而大唐文盲率是多少呢?

可以说,人均胎教,文盲率超过98%,甚至更高!

一百个人里,能有一个,不是听明白,能看明白《水调歌头》在讲什么,都是难得!

而《静夜思》呢?

李世民目光透过幔帐,扫过所有观众,

他确定,除了未解离别的小孩子,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这首诗,都听懂了这首诗!

甚至,这是一首不用专门去记忆的诗!

听一遍,小孩子都记住了!

仿佛,这首诗本来就一直刻在每个人心底,每个人潜意识中,都已经作出了这首诗,只是不知为何,又忘却了!

可不嘛,李世民都瞥见好几个小孩子,摇头晃脑,虽不解其意,也在那里唱诵《静夜思》!

也许等他们长大,等到他们人生某一个阶段,天涯孤旅,抬头望月,这首诗便会重新浮上他们心头,某种程度上,被他们赋予各自的体悟、独特的生命力!

这太恐怖了!

可以说,从受众来讲,从传唱度来讲,《静夜思》,把《从军北征》《明月几时有》,拉起来灭了千百遍都不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世民都忍不住跟着曲调轻唱,

多简单!

文盲越多的时代,这首诗的伟大程度越凸显。

这首诗非常简单,却几乎是大道至简那种简单!

简单得不像是那个叫李白的所谓谪仙人写的,

而像是千百万人,无意间早就创造出来,藏留心间,

以往一代代人类,当他们抬头望月,难道不会有《静夜思》里的感触吗?

只不过,恰好是李白,把这首诗,从华夏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中捞取出来,

于是成为千古绝唱!

也只能是李白!

这名字就取得对!

李是大唐的李,白是明月的白!

李世民不禁想起,自己曾看过的那后世的两首现代诗,

一首《寻李白》,夸赞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这句话,李世民本来是嗤之以鼻,

李白再了不起,也只是一介诗人,于大唐子民几乎无益,

偏偏后世人,却似乎把李白当作了盛世大唐的象征,什么‘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嚯,好大的口气,牛皮都吹破了吧!

现在,李世民却稍微有点理解了,

就如那后世诗人,另一首《独白》中所说,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为什么九州一色是李白的霜?

李世民低头,果然,地上的明月如霜,

这一幕一入眼,李世民就知道自己着了道了,

这首《静夜思》,也植入了他李世民的魂魄!

“不愧是诗仙,不愧是华夏文化的一条根脉,华夏诗歌的一缕仙魂!”

李世民由衷赞叹,

想一想,自李白之后,华夏后人,见到地上月白如霜,可不得想起《静夜思》,可不得想起山河故人?

一首诗,便塑造了后世千万年的思乡心魂!

不愧是李白!

“这就是我的计划!”

玄都观中,陈广望着皎洁月轮,向李青青宣布。

他喝得醉醺醺的,李青青不得不用力扶住他,

可李青青还是不明白,“你到底做了什么?”

“在我的那个时代,不仅有肉体基因,也就是血脉传承的说法,还有所谓【模因】。”

“模因,就是文化的基因!”

“李白的诗文,李白的精神,难道不是【模因】吗?甚至,我们用的一篇篇圣道诗文,说起来是与天道共鸣的【咒语】,其实,也是一个个【模因】,靠着这些模因,我们甚至唤醒了孔圣人等先圣先贤,唤醒了三皇五帝。”

“唤醒一个李白,应该也行的吧?”

陈广看上去把握十足,心底其实没有多少底气,

要完成这一切,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在末世历史上,李白如孙悟空一样,是真正存在过的人,而且,是真正有过大修行的人!

达到了万我归一,证得独独之我,一证永证,

这样,才能用他精神的一个片段,用他的一个【模因】,一就是万,万就是一,唤回他全部的魂魄!

这又涉及到时空悖论,

原本的末世历史上,李白也许只是个平凡的诗人,

但在陈广重启人间圣道的世界线上,未来,李白真有可能被复活,成就诗仙,真正有了大修行!

如此,才能在此刻,被陈广从末世招魂!

这太复杂了!

陈广只是稍稍一想,就觉得喝多了酒的脑壳隐隐作疼,

他干脆不再多想,手一拨,打开腰间紫金葫芦的盖子,

是成是败,试了再说!

李青青好奇看着陈广的动作,

这紫金葫芦,最开始,是银炉童子,借着送九转金丹的机会,悄悄赠予陈广,

当时,陈广就发现了里面的猫腻,

四十九枚九转金丹,无比珍贵,

但更珍贵的,其实是这个紫金红葫芦!

笑话!

陈广可是看过《西游记》的!

这葫芦,乃是混沌初分,天地开辟,太上老祖,协助女娲完成补天功果,炼石补天,补到乾宫触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就是这个紫金红葫芦!

太上老君,留到如今!

银炉童子把这葫芦送给陈广,显然有老君的默许,

之前陈广进入玄都观大殿,觐见老君,更是得老君在这葫芦上另作加持!

彻底放开了葫芦的威能,

现在,就是成败在此一举!

陈广手扶着沁凉的葫芦身,在这李白的长安城中,在这末世的月光下,带着三分酒意,喊出了那个名字,

“李白,李太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