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9章 后面的呢?(1 / 2)

加入书签

九皋说的是谁,自然是现在的吏部尚书王翱!

吏部尚书王翱,字九皋!

王直,王文,王翱,都是当过甚至现在还在当吏部尚书的主,而且都是地地道道在大家看来是一路人的文官,可是所有的人都忘记了一点,王翱和王文乃至王直不一样!

王翱为明成祖永乐十三年进士,出任的庶吉士,然后初授大理寺左寺正,后来被杨士奇推荐擢为御史。正统皇帝时期升任右佥都御史,协镇江西,惩贪治奸。然后呢,然后是督辽东军务。

在辽东,他内整军备,外筑边墙,出击兀良哈。

后来更是干过首任的两广总督。

这种人,你说他是文官?

嗯,也是!

可却不是他们以为的文官。

王翱虽然出身清贵,却是地地道道的下过基层,知道民间疾苦,也是督察过军务,正儿八经的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一等一的能臣!

这种人,自然有他自己的追求。

陈循陈阁老一语道破天机之后便以老迈体衰为由,退了!

这让其他人如何聚?

于是大家就散了,毕竟,这是小太子刚刚监国的第一道令旨,谁也无法驳回,只能过过嘴瘾。而且正儿八经的说,大明朝对于大宁卫的编制……呃,名义上还在呢。这一次无非就是把纸面上的“虚名”落到实处,然后顺便换个名字,虽然变相的升格了一下,可是大家也要体谅人家小太子刚刚大胜归来,急于显摆……呃,是彰显大明赫赫军威的想法,文官们当然有千百种办法再日后的岁月里,再慢慢的把一切局面都变回来……

能立,自然就能撤。

不然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之类的,何至于此?甚至是交趾之类的也是如此,为什么?不是说这些地方真的就有多大的劳民伤财,难道这些地方的花费还真的能超过治理黄河?或者这些地方能让武人起事超越文官集团?

都不是,而是抛弃了之后,就能让皇帝的眼光不要老盯着边事,毕竟,少了这些地方,边境上也就算是“没事”了吧,大家都有些心照不宣的默契!

于是在这种“默契”中,北平行都司就按部就班的建立起来了。

只不过大家都在等,登着小太子的其他举措。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任何皇帝登基或者册封太子,或者太子监国,哪个不大赦天下,哪个不给大家点好处?

不然你以为“岳父”的典故怎么来的,还不是人家借着皇帝要封禅泰山的机会,合规的为自己人谋福利而已。

既然你小太子要复立北平行都司,好,我们同意了,那后面的令旨是不是就要该给我们好处了?

那也行,我们也接受了。

于是文官们就这么整日里翘首以盼的等待了半个月,啥也没有,小太子竟然再也没有下任何一道令旨,就这么按部就班的观政,在内阁……和南书房诸位大佬们的群策群力下,以内阁诏谕六部的形式处理着国家大事。

大家面面相觑,都想找找人,找找关系,问问小太子啥意思,于是这个时候,王翱作为第一个赞同支持小太子的文官集团的重臣,悄默迹儿的武英殿的后殿敬思殿见到了小太子,两个人四目以对,相视一笑,竟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许久之后,朱见深才缓缓的说道:“孤欲在文华殿的南书房之外,于这武英殿的敬思殿另设军机处!”

“前期,孤打算请于少保和先生值守以备咨询,如何?”

事实上,咱们的王翱王天官也是太子少保,也能称之为王少保,可是大家提起少保还是第一印象里说的是于谦于大爷,朱见深也没有免俗便把对王翱的尊称变成了“先生”。

毕竟,对于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朱见深来说,先生只是一个称呼。

但是他忘记了一点,现在的大明,先生二字所代表的含义,尤其在他的身份映射下,这两个字变相的可称之为“帝师”!

王翱好歹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也是心里激动了一下,随即便强制按下心中的激动,抱拳拱手说道:“殿下真的是想要以备咨询?”

“啊,对啊,不然先生还以为要做什么?”

朱见深满含深意的一笑,望着王翱缓声继续说道:“如果孤要做什么,那么入这武英殿的怕就是武清侯石亨,而不是先生你吏部尚书王翱王九皋!”

王翱一想,也是,现在自己手里并无一兵一卒,那于谦于大爷虽然是兵部尚书,可也并不直接领军。真的论起兵权来,反到不如人家武清侯石亨,司设监太监曹吉祥,御马监太监刘永诚直接手握大军来的直接一些。

看来,小太子还真的是为自己都督过辽东军务的缘故,而备咨询……

于是,原本王翱是代表吏部,代表百官来问问小太子,这后面的“火”怎么烧……呃,不是,是小太子对于文官集团有啥表示的,没想到却变成了小太子对他提出了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尤其在辽东和东北方向上,对于蒙古和东北女直人等各种问题,甚至让他都有些惊诧的角度,可仔细一想,又很有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