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文人的骨气(2 / 2)
太阳越升越高,阳光渐渐洒在庭院里,开始散发着夏日的的热气。
卫小楼在后堂吃过早饭,便来前面客厅喝茶。
今早天还没亮,她就收到两条传讯,不过看过信息,她不觉得这算有什么大事,直接婉拒了蔡多福的邀请。
她不担心蔡家,现在栎阳城里没人敢到蔡家闹事,特别是青衣会,于公于私,都不会闯到蔡家。至于青衣会的所做所为,她也不想管。
侍女池风端过来一杯茶水,递到跟前,旁边的小侍女急忙捧来铜盂,接在下面。
卫小楼接在茶水,仔细漱了口,又接过池风换好的新茶,慢悠悠喝了几口。
自离开栎阳城,过了近两年的苦日子,她又过上精致而奢侈的生活。这也难怪,如今的玄机阁,仅靠渭城与昭武城的传送门,每月就有近七千两银子的收入,可以想像,随着传送门陆续开启,财富只会越来越多,作为阁主夫人,她有权享受这样的生活。
刚撤下茶水,她脑子突然灵光一闪,想起青衣会让费冠一个普通人到栎阳城,不会是煽动文人学子闹事,借机造势吧?
这倒不是她臆想出来,而是有先例可循的。
大秦一六七年,明月防线北边出现崩塌,朝廷和圣教随即征用大量民夫到边境修复,有不少窍客死于噬魔虫,偏逢雪灾,民夫冻死者无数。甚至导致年后春耕都无法正常进行,最后闹成饥荒,饿殍满地,哀鸿遍野。
最后还是栎阳城的文人士子聚集在皇城前的社稷坛,集体上书请愿,才将陛下将修复明月防线之事搁置下来。
幸运的是,北边雪原的蛮族,并没有趁机南下掠夺,还在圣教北伐后,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有传闻根本就没什么蛮族。
最近这事便大秦文人士子的传统里,传为美谈,每有不平之事,聚众上书便是骨气与仁义。
卫小楼虽出身于文人世家,但她身为窍客,自幼在武院学习长大,再加上性格张扬,却不认同文人这种不自量力的举动。
国家大事,利益为先,岂是一群文人闹事能改变,当年之所以能成功,只怕另有隐情。
她不确定得青衣会想煽动文人聚众闹事,但她不希望家人参与这种破事。
不过一想到自己父亲那张严肃的老脸,她顿时又有些头痛,微微叹了一口气。
她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派马琦到卫家走一趟,借探访之名,打听一些消息,如有机会,跟家人细说其中的利害关系。
……
第二天清晨,马琦刚起床洗漱,便有人来敲门。
他打开房门,认出眼前的少年,正是跟随卫小楼,也是玄机阁弟子的刘明德,急忙请了进来。
其实玄机阁弟子在栎阳城历练,是蔡多福的意思,目的是熟悉城里情况,为将来刺杀作准备。当然,不像梁红豆和纪三娘,这些弟子的身份都是保密的,就像刺客一般藏在各种地方。
卫小楼动用这样的力量,完全是出于对马琦的信任。
刘明德进了房间,拱手说道:“马先生,我师娘发来信息,说有件事要拜托先生。”
马琦应道:“卫夫人客气了,但有任务,尽管吩咐就是。”
刘明德轻身凑上来,小声说道:“南边明月防线出现缺口,青衣会已经派人进京,可能会煽动文人闹事,请马先生到卫家走一趟,能劝则劝。”
都是明白人,马琦一听这话,顿时反应过来。
他也是文人出身,知道那群年轻学子的脾性,说心存仁义也好,说迂腐固执也罢,总之是不肯妥协的。或许到了中年,被岁月磨平了棱角,才会消停下来。
卫家的情况尤甚,特别卫夫子那暴脾气,真不是一句能劝则劝就可以对付。
他也知道卫小楼的意思,能劝则劝,不能劝的还是要想办法的。
“我知道了,我今天就去一趟卫家。”马琦说道。
“有劳马先生,晚上我再过来一趟,好回复师娘。”刘明德应道。
“你师父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不太清楚。”
“你帮我问问,这件事很重要。”
“我会跟师娘说的。”刘明德答应一声,拱手告辞。
送走刘明德,马琦却不着急出门,而是坐下来,仔细想着今天这事要怎么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