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1个亿的小玩意(1 / 2)
张京这时候对于林晓的称呼变回了林总,不过和两人刚刚认识那时候的称呼却又完全不同。
那时候的称呼纯粹是因为陌生人间的客气,而此时的称呼则是出于对林晓与自己平等身份的一种认可。
听到张京的话后,林晓也跟着很是认真的说道:“总体来说是我出资金,你出技术!”
“张博,我认真看了你的项目计划书,前期交流的时候,你也和我说过想在米国和宝岛方面都拉一些投资,作为外资公司设立,我初步的设想是,这部分的资金由我的未来投资负责。”
“我的未来投资设立在开曼群岛,这样,新项目依然可以算是外资公司,但是实质上却还是华夏公司。”
林晓其实还挺支持张京目前把公司弄成外资公司的想法,在国内,政府出于吸引外资的考虑,目前对外资公司的支持政策还不少。
而在国际环境上,作为外资公司,可以少一些掣肘。
张京听完,稍稍沉吟了片刻,然后才看向林晓,很是郑重的说道:
“那可是15亿资金,占了你这笔收入的近一半。”
林晓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如果张博士有意向的话,我的首期10个亿可以马上到帐,而且你不是计划落户明珠吗?我们还可以和当地政府谈嘛,或许资金方面就不用这么多也说不定。”
张京轻轻的点了点头,这一刻他确实有所意动。
能够找到资金实力这么雄厚,还这么志同道合的人,这无疑是异常难得的。
而且,这个人还是华夏人。
因为整个项目还在考虑和筹备当中,此时张京也就也就没有完全的答应下来,朝着林晓说道:
“这个事情我再考虑考虑。”
林晓倒也理解,毕竟自己的这个提议和张京之前计划的方向完全不一样。
这时,林晓转而认真的向张京说道:“张博,无论这个项目最后你采取哪种方式,有一个建议我希望你能够认真考虑。”
张京看到林晓此时的表情竟然比刚才谈钱时更认真,立即有些好奇的说道:“林总请讲。”
“我看到你的项目书里,写的技术团队是计划从宝岛带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想从台积电把熟悉的人挖过去吧。”
林晓说着这句话的时候,目光看着张京,后者迟疑了一下,还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看到张京承认,林晓暗道果然是如此。
前一世,张京在2000年创立华芯国际时就是这样,虽然这为公司前期的技术研发提供了很多便利,但这在另一方面就是华芯国际在最开始的时候打擦边球用了很多台积电的技术。
于是在2009年,台积电在米国起诉华芯国际窃取商业秘密,在米国法院做出了很明显的态度支持台积电后,华芯国际为了和解,不仅赔让了部分的股份,张京也被迫的的离开了公司。
这一世,既然两人已经有了合作可能,林晓自然不想再埋下这么大个隐患。
“张博,我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做。”林晓无比严肃的对着张京说道。
“如果公司的技术团队大量使用从台积电挖来的技术团队,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会造成侵犯对方技术秘密的问题?”
“哪怕这不是主观上的,但是人是很难跳出固有的思维,如果开始时技术团队都是台积电出来的,这会导致公司的技术理念、技术路线都大概率的参照台积电。
而一旦台积电后期要追究,因为有这么多技术人员在,根本解释不清。”
林晓对着张京说道:“所以,我建议如果这个项目要落地,技术团队一定要重新招聘搭建。”
张京听完,默然了好一会,他意识到林晓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之前他并没有往这方面去考虑,只是认为拉出一支成熟的团队,能够更便于公司开始技术研发。
微微的皱起眉头,张京朝着林晓说道:“可是,如果做芯片,在技术人才这一方面的需求是无比巨大的,如果只是靠零散的招聘,技术团队很难快速的组建起来。”
“为什么不考虑硅谷这边的工程师呢?”林晓朝着张京笑问道。
“硅谷的工程师?”张京听完先是一愣,随即马上摇头。
“成本太高了,目前相关的技术人才在硅谷非常受欢迎,先不说有多少人愿意去华夏,就算是去,我们要花费的成本,也是相当之高。”
这时候,林晓突然开口,打断了张京的话。
“如果纳斯达克崩了呢?”
“你说什么?”张京这回是真愣了。
林晓笑了笑,对着张京说道:“张博,就像我判断华夏入世能够谈判成功,推断中华网能够暴涨一样,对于纳斯达克,也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纳斯达克现在依然疯狂,甚至在进入到12月可能更疯狂,毕竟21世纪就要来了,这是属于人类的狂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