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1章 721. 初次上镜(1 / 2)

加入书签

美空云雀的遗作《川流不息》,歌词正是出自秋元康之手。

收到美空云雀方面的作词邀请时,尽管知道她已经病重,但也没人敢肯定这就是最后的遗作。

毕竟,单曲发行是在一月,彼时,美空云雀甚至还预定要在今年举行全国巡演,三月份还在做节目,直到四月才宣布要暂停艺能活动专心休养。

结果,这张单曲,就成了美空云雀生前最后一张单曲。

“人生”是演歌极为常用的主题,并非某人的专属。要说秋元康写《川流不息》的时候,是打着替美空云雀总结人生的主意,这显然不太可能。

倒不如说是收到了这份歌词以后的美空云雀,念着“川流不息”的时候对人生有感而发。

“哥伦比亚唱片那边,会把这首歌作为接下来直到这一年结束的宣传重点。”胖胖青年开口,说起这些事来。

大众要表达哀思,那就要给大众准备好这么一张纪念用的唱片。

美空云雀早年的代表作,要么已经停产,要么年代过于久远,拿出来做宣传效果有限,远不如趁此机会,大力推荐这首《川流不息》。

既是遗作、又带着总结人生的意味。不仅如此,整首歌的立意也够高。

尽管说起来残酷,但可以称得上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一首歌。不论是从为她的人生画下句号的角度、大众纪念的角度、又或者是唱片公司最后借她发一笔财的角度。

“说实话,我交出稿子的时候,并没有那种自己写出了什么‘名曲’的感觉。”胖胖青年眯着眼睛,并不介意在岩桥慎一面前说出真心话。

“……”岩桥慎一只是听着。

他收到过美空云雀事务所的人送的这张单曲,听过歌后,觉得歌词写得是好,这个日常生产不正经小歌词的胖胖青年认真起来、也是真有两把刷子。

不过,好归好,如果把歌词单独拿出来、或者送去给另一个正当年的演歌歌手来唱,那么就要打个折扣。

与其说是《川流不息》的歌词好到仿佛天降灵感,倒不如说,是美空云雀对人生的有感而发、她豁达却又克制的演唱,把这首歌给拔高了三个台阶、到了“名作”的程度。

而现在,唱过这首歌的美空云雀已经过世,再回看《川流不息》的歌词,她的有感而发。因为她生命的结束,又有了不同的意义。

这首歌歪打正着似的,又因为她的过世、以及年号更替的时代背景,再被拔高三个台阶,成为了能够传世的作品。

而秋元康也歪打正着,从一首演歌的作词者、成为了名曲的作词者。

“我运气很好,慎一君。”胖胖青年又露出他那副油滑的表情。

不过,叫人猜不着他是在感慨,还是在庆幸。

但有一点已经清楚,哥伦比亚唱片和演歌界越是重视、越是要主打这首《川流不息》,身为作词者的秋元康,他的名气和地位就跟着水涨船高。

如果说,从前的他在业界人士眼中,是个主业写综艺脚本、副业写几首歌词的玩票儿作词家,那么,从今往后,他就是个真格的、能跟无数大物歌手合作的专业作词家。

美空云雀过世,给这个胖胖青年镀了一层金。

逝者已逝,但生者却能从方方面面消受着她带来的恩泽。

“写过这一首《川流不息》,往后我自我介绍,就敢说自己是个作词家了。”秋元康又仿佛自嘲一般的,说道。

“先前,说起作词的秋元,都觉得是个只会写小猫俱乐部里奇怪歌词的家伙。”他酒劲儿上来,又开始跟岩桥慎一开起恶毒的玩笑,“你也这么想过吧。”

“嗯,想过的。”岩桥慎一淡定无比,端起酒杯。

秋元康哈哈大笑。

不过,对秋元康来说,到底是不是个“真格的作词家”,未必让他那么在意。最重要的,是借由这首歌、借由这个身份,获得乐界的认同,把路走得更宽。

岩桥慎一自始至终,不觉得这是个会潜心去打磨歌词、以作词家的身份受世人尊敬的家伙。

胖胖青年像是猜着他在想什么,突然把话题引到了岩桥慎一身上,“慎一君,你也一样的。”

岩桥慎一看了他一眼,做洗耳恭听状。

“你来参与综艺节目的制作,只要不失败就已经是成功。”秋元康笑了笑。

岩桥慎一不置可否,也只是笑笑。不过,在心里补齐他未说出口的话,就像是接到了美空云雀的作词委托、替她写歌词的秋元康一样。

只要歌词写了,美空云雀采用了,对秋元康来说就是胜利。

履历上只要添了这一笔,就多了块敲门砖,今后就有机会去接触更多乐界的人物。至于美空云雀过世、这张单曲成了要被大力宣传的遗作,纯属是在他接到工作之前所未想到过的、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运气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叫人不信不行。秋元康笃信。

也正如这个胖胖青年所说的那样,对他来说,牵头制作综艺节目也好、给综艺节目出谋划策也好,都是为了能跟电视业界打好关系、从中换取可用资源的手段。

只要节目做了、人脉结下了,就先成了一半。节目不失败,就成了另一半。

当然,希望节目能像乐队天国那样大红大紫,这种美好愿望也不能丢。只不过,这就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各方各面来共同促成。

有些东西虽然开始的时候躲在柜台下面,但迟早会浮上来。比如说往后歌手的宣传方式。

直到现在,电视打歌和广播打歌还是歌手宣传期的两条腿。但岩桥慎一从入行起,就先清楚知道这两种宣传方式的弊端。

电视打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体唱片的销量、并且要格外依赖舞台效果。而广播这一形式,更是绝对会过时、被抛下。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纸醉金迷的泡沫时代,广告商大手大脚,电视台经费花也花不完的时候,可以为歌手准备豪华的舞台,观众也乐见这样的舞台。

但是,等到泡沫破掉,社会开始不景气,电视台就很难再有那样的土豪做派。既没有继续当土豪的经费支持,也不敢过于奢华以免引起观众的不满。

等到电视台制作经费开始削减,音乐节目首当其冲,必定会改变原有的制作模式。但转向要如何转向、转向后观众又买不买账,这些都还是未知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