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章 汉王陈友谅(1 / 2)

加入书签

陈友谅离间徐寿辉与四大将的关系,不断地编造四大将谋反的细节。

最终徐寿辉在陈友谅的蛊惑下,处死赵普胜。

徐寿辉手底下的丁普郎、傅友德等人见形势不妙,连忙率领着家底投奔朱元璋。

到这时,徐寿辉已经感觉到孤木难支,但为时已晚。

在陈友谅的胁迫下,他的兵力被陈友谅全部夺去,而他则彻底被陈友谅架空。

此时的徐寿辉还想着自己手中没有权力,与陈友谅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陈友谅应该不会对自己动手。

徐寿辉的这种想法,进一步证明了他就是一个彻底的饭桶。

像陈友谅这样的人,怎么会允许他人酣睡于卧榻之侧?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领主力倾巢而出,顺江而下,准备一举歼灭朱元璋。

六月十六日,陈友谅攻克采石,邀请徐寿辉到五通庙拜神。

徐寿辉一开始还很高兴,直到到达五通庙中,徐寿辉才感到不安。

因为这时庙的外面正下着大雨,而庙的里面有一点阴暗。

陈友谅站在窗前,身边站着两个卫士,气氛明显不对。

果然,就在不经意间,有一个锤子直接砸往徐寿辉的头上。

徐寿辉当场死亡,陈友谅彻底取代徐寿辉,成为“天完国”的皇帝,定年号“大义”。

陈友谅根本不明白他的种种举动已经奠定了他的失败。

赵普胜与陈友谅关系良好,碰到陈友谅的时候都与陈友谅打招呼,称呼陈友谅为“陈秀才”。

可是正是这位陈秀才,蛊惑徐寿辉要了他的命。

徐寿辉的部下虽然归陈友谅统领,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跟随徐寿辉起家,心里多多少少都会念着徐寿辉的好。

而陈友谅不顾颜面,光明正大的杀了徐寿辉,这与朱元璋暗中谋杀小明王形成鲜明的对比。

陈友谅的部下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为陈友谅拼命,因为背信弃义的陈友谅不值得。

也因此,陈友谅的帐下时不时就有人背叛陈友谅,投奔他人。

拖延陈友谅三个月,给予朱元璋充分时间准备兵力的洪都,原本是陈友谅的城池,但后来负责镇守城池的将军投奔了朱元璋。

一只上下离心的队伍,无论人数有多么的多,都不会强大到哪里去。

因为士兵都是麻木的,都是为了吃饭活下去,而不是为了忠于主上而活下去。

“鄱阳湖水战”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决战。

这一战陈友谅有着明显的优势,陈友谅的船高达将近三层楼,而朱元璋的船也就只比一层楼高那么一点点。

陈友谅有六十万大军,而朱元璋仅仅只有二十万大军。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陈友谅都有必胜的理由。

但事实是陈友谅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自己也死在了这一场战争当中。

为什么陈友谅会败呢?因为他的性格!

朱元璋的主力与张士诚纠缠的时候,陈友谅已经发兵。

如果说陈友谅直接率领六十万大军冲向应天府,那么朱元璋必定两面受敌,说不定朱元璋的传奇会就此终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