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十大昏庸之君第一名(2 / 2)
“大汉之前就是秦朝了,秦朝已经覆灭,只有嬴政和胡亥两人。”
“所以,这十大昏庸之君的最后一个帝皇,很有可能还是大汉的帝皇了。”
汉武帝刘彻看着视频,他皱着眉头说道。
大唐。
“历朝历代的昏庸之君何其多,每一个昏庸之君看了,都令人感到深痛欲绝。”
唐太宗李世民低沉着声音说道。
大明。
“昏君的存在,是对一个王朝最大的伤害,要怎么样才能杜绝昏君的产生呢?这恐怕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啊。”
明太祖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时,视频中画面转动。
陈枫那低沉的声音传了出来。
“刘骜,字太孙,又字俊,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的儿子,母为王政君。”
“他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初元二年四月册立为太子,竟宁元年即位,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同时任由外戚专政,朝廷大政为太后王政君一族把持,埋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刘骜绥和二年去世,终年四十四岁,庙号统宗,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
汉成帝刘骜的历史评价可谓是两极分化,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汉王朝的中衰祸根就是在汉成帝刘骜的手中埋下的种子。
尤其是外戚王氏一族的长期把持大司马、大将军职位,为后续的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大权旁落、国祚不享造成隐患。
以至于外戚王莽篡权,使得延续二百余年的汉王朝就此终结。
而另一部分人则持有相反的观点。
以班固对汉成帝刘骜的评价为例:“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
两种分化的人物形象融汇于一人之身,到底哪个才是汉成帝刘骜的本质?
出于叙述史实的角度与立场不同,班固在《汉书》当中记载的汉成帝本纪,实则多有溢美之辞藻。
他刻意去掩盖汉成帝刘骜在执政中后期一些政治举措的荒诞与错误。
这也是因为,作为儒生入仕的班固一族,在汉成帝刘骜时期,被列为帝王左右信臣。
以及班固的姑姑班婕妤也在成帝后宫为列,严格意义上也算得上是外戚一族。
既是外戚、又蒙受重用,甚至汉成帝刘骜最大的功绩,就是在即位初期,将以石显为首的宦官势力清扫出朝堂之中。
拔擢在汉元帝时期一直以来被抑制的儒生群体。以上种种,也是班固为汉成帝刘骜美化形象的根本原因所在。
再次,就是汉成帝刘骜执政时期,外戚王氏一族的显贵重用。
凭借汉成帝刘骜之母——王政君上位,王氏一族先后由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五人轮流把持大司马、大将军这样的权臣之位。
作为外戚之家,权力的来源即与皇帝本人在血缘上的纽带关系。
而作为汉成帝时期得到显重的外戚一族,王氏一族当然要念着汉成帝刘骜的优点,甚至在王莽篡权前期,还为汉成帝刘骜上了庙号——统宗。
要知道,在西汉一代的列帝当中,有资格上庙号的帝王,共计四位。
汉高祖刘邦,庙号“太祖”;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汉宣帝刘询,庙号“中宗”。
这四位帝王人物对于整个汉朝的大一统与复兴都立下赫赫之功,将之与历朝历代的帝王人物相比较,都能够名列前茅的那种。
汉成帝刘骜勉强算是有些帝王能力,但严格与先代的几位帝王相比,可谓是相差甚远。
就这样,都能够被冠以庙号。
原因就在于王莽这货为了加强自身的权威性,极其牵强附会地将早已逝世多年的汉成帝刘骜再度拉上政治舞台,演出了一场蹩脚的上庙号礼议。
由此可见,汉成帝刘骜的盛名之下,着实是难副其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