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7章:长子炸山(2 / 2)

加入书签

前两个词是对下面的,后两个词是对他自己的。

把这些年在科学院学到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那就算是大获成功了。

科学院里不讲排场与资历,一切均已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为测评依据。

有真本事之人,哪怕不善人际关系,也能在科学院出人头地,让全家人衣食无忧。

昊菁皇帝希望长子能够秉承科学院的风气,不要将本土那些乌烟瘴气的东西带过去。

即使澳洲那边已经被传染上了,等他过去之后,也有权利进行大力整饬。

时至今日,大明本土还这德行,逢年过节到处都是送礼之人。

军机处的大佬们已经被皇帝给喂得差不多了,反而比较收敛。

下面那些人的德行,厂卫早就将相关消息报给了昊菁皇帝。

只要做到不太过分,不影响到普通百姓,朱慈烺也懒得收拾了。

清廉在权利面前,那就是两个字——呵呵!

乐观地估计,全国应该只有一成左右的官员严于律己,不会经常收礼,收也就是象征性的。

超过一半的官员,只要上面不查,那就使劲捞,但有每年秋后勾决的前车之鉴,加上昊菁皇帝还没老到昏聩不堪,都会差不多就收手了。

那些管不住自己爪子的,时时刻刻都指望收礼收出一个沈万三的,其下场就是刑部大牢或者厂卫的诏狱!

昊菁皇帝也不给每个省的巡抚加派收拾蛀虫的指标,尔等不是最好揣摩圣意么?

那就猜去吧!

多有意思的游戏呀!

昊菁皇帝根据每省的人口、官员数量、纳税金额、经济状况,便可以算出其应该上缴的蛀虫数量与款项金额了。

达标算及格,超标算优秀!

若是某位巡抚表示麾下的官员都廉洁自律……

那最高兴的就是吏部,因为从巡抚开始,出了一堆的肥缺!

除了皇帝指定的人选之外,其他人想补缺可是要花钱的!

当年左懋第的门生许久福补上了陕西巡抚的缺,直接让一群备胎都痛不欲生!

但是这是天子开了金口的事情,决计改不了的,大家只能想办法找其他的缺来补。

对于儿子要远行澳洲,其亲妈也是皇后薛婉晴是非常不舍的。

留在自己身边哪怕不做摄政王,只要能天天看到儿子,身为母亲也会心满意足的。

好在朱祥堂已经有了一堆儿女了,尤其是某些儿女很是叛逆,平时就不听他的话。

一部分子嗣会留在北都,这下就可以让薛婉晴有亲近孙子孙女的机会了。

去澳洲当摄政王也不是永久的,为期十年,到期之后,昊菁皇帝也会前去进行考察。

做得好的话,再视具体情况而定,否则,下半辈子就老老实实在科学院上班吧!

不过即使去了澳洲,在闲暇之余,朱祥堂也可以继续从事他的喜好之事。

对于这方面,昊菁皇帝是懒得去管的。

皇长子的随从很多,诸多要事都会有专人来打理,他就负责最后定夺即可。

这就相当于去澳洲游学,不是去具体的学院听课,而是行万里路的那种实践学习。

关于这个决定的成因,朱慈烺也跟薛婉晴进行了详细解释。

不针对长子,更不是薛婉晴平时做得不好,反而恰恰相反。

处于对帝国前景的担忧,自己才不得不这么做。

长子长期从事科研,行事小心谨慎,派其他皇子去,朱慈烺反而不太放心。

还有一件要事,那就是昊菁皇帝希望长子去东澳的大分水岭实地考察一番。

由于大分水岭的存在,导致宜人的东澳与干旱的内陆的气候截然不同。

昊菁皇帝想看看是否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让暖湿气流进入内陆地区。

对于这个秘密任务,朱祥堂倒是非常感兴趣,他的地理成绩很好,也知道大分水岭的存在,的确想过去亲眼查看一番。

若是能成功的话,那便是功德无量且造福千万百姓之举了,朱祥堂与昊菁皇帝为此,与科学院的诸多专家研究了半个月。

最终,科学院也要派一个项目组过去,若是真的可行,哪怕是用愚公移山的办法,也要拆除大分水岭。

大家一致认为,即使工程量浩大,若能使大分水岭西侧出现一个面积接近东澳地区,适合耕种的地方,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派自己的儿子过去炸山???

身为皇后的薛婉晴已经不知该如何评价了……

昊菁皇帝认为长子长期在科学院混饭吃,是这件事的最佳人选。

再说,只要科学规划与施工,用TMT配合大量工程机械,坚持挖一两百年也能成功。

自己的大爷喜欢木工活,自己爱好建造铁甲舰,儿子出道的首要任务去炸山!

真可谓是人才辈出的大明皇室啊~!

东澳那边的部分荒地已经得到开垦,粮食早已实现自给自足,还有部分盈余。

皇长子驾临之后,势必会加剧本土百姓向澳洲,特别是东澳迁移。

当地新来的人口数量越多,便意味着开垦荒地也就越多,收获的粮食能够快速增加。

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是产粮区,东澳的粮食不够吃,也能从该岛进行调拨。

澳洲内陆的干旱状况必须得到改变,否则以后那些地方也就适合挖矿与放牧而已。

只有北澳、南澳与东澳的部分地区可以耕作,约占澳洲大陆总面积的不到两成,这是昊菁皇帝无法接受的结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