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章 国朝养士三百年(第七更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谷  之所以给明军方面造成了保乡军主次不分的假象,纯粹是他们自己连攻击力量最弱的中央位置的攻击都挡不住……

这也不能怪明军,谁让保乡军的爆破太过突然,同时之前又做好了充足的前进工事准备,炮火准备也非常充足。

在保乡军的炮火威胁下,明军根本无法提前上城头进行准备,而且匆忙赶上城头的时候,保乡军的炮兵部队趁着自家步兵距离城头还有段距离,还先打了一波急速射,狠狠的杀伤了一批正在涌上城头准备进行防守作战的明军。

遭到猛烈的速射炮击后,这些正冲上城头的明军死伤惨重,剩下的很多又临时退了回去。

一直等到了保乡军的突击营冲到了城墙下,保乡军的炮火开始延伸的时候,这些明军才提心吊胆的再一次涌上城头。

然后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种城头争夺战里,一旦守军反应不及时被进攻方抢占了城头,那么接下来想要把进攻方重新赶下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毕竟进攻方往往会在主要的进攻突破点里,集中大量的精锐,保乡军搞突击营,而传统冷兵器部队里,往往也会搞什么陷阵营,敢死队之类的东西,集结一批精锐充当突破尖刀抢占城头。

而守军一方虽然也会有精锐,但是却不可能把精锐到处布防,哪怕是即使调动过去不缺口,但是也会慢一步。

毕竟进攻方拥有主动权,可以选择主动地点,提前集中精锐猛攻一点,守军一方面如果不能提前判断出来进攻方的主攻点,那么很容易就会陷入精锐无法及时补上去的情况。

至于守军把精锐分散开来到处都部署,那更是得不偿失的事。

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攻城,守军的核心其实就是要千方百计阻挡敌军登上城头,把敌军挡城墙之外才是最佳的办法。

但是武昌城战役里,明军却是始终没办法通过传统的一些守城办法,比如在城头上部署大量兵力,通过投石、滚木、金汁等方式进行前期的防守作战。

连火炮都很难完全利用。

因为他们一旦密集上城头,保乡军的炮兵部队就会毫不留情的猛烈开火,尤其是其臼炮部队所发射的开花弹,杀伤力对于站在城头上,相当于没有任何工事防护的守军士卒来说更是惊人。

武昌城里的明军,乃至之前钟祥城战役里的明军之所以打的这么狼狈,也不全是火力不足,枪炮缺乏,士气低下,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无法适应保乡军这种和传统攻城方式区别极大的攻城方式。

在保乡军之前,明军可从来都没有遇上过有敌人大规模使用开花弹的。

顶多也就是遇上一些使用传统短袍乃至红夷炮的对手。

而传统短袍和红夷炮,这些火炮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都属于直射火炮,依靠出膛动能进行杀伤。

而保乡军的臼炮不一样,这玩意是朝着天上打,再掉到敌人脚底下爆炸,不是依靠出膛动能进行杀伤,而是利用开花弹本身的爆炸所形成的冲击波,弹片,铁珠子进行杀伤。

这也就意味着,原本高大厚实的城墙根本挡不住这些臼炮。

因为这些臼炮打出来的开花弹,会直接落在城墙顶部爆炸。

而传统的城墙顶部,可不会有大片的防开花弹的工事,尤其是防顶部攻击的工事。

这年头的城墙顶部都是光溜溜的一片,主要的防御设施就是城垛了。

如此一来,明军在钟祥以及武昌城里的两场防守作战里,哪怕是用传统眼光去看已经做到了比较完善,哪怕是换成了东掳来强攻,这没个数倍兵力,付出大量的死伤也被指望能够拿下来。

但是遇上战术战法以及装备都更领先的保乡军就直接抓瞎了。

如果给他们时间,那么明军内部肯定也会有人提出来应对办法并进行实施,比如说在城墙顶部临时加筑防炮工事。

甚至都不用加顶盖的防御工事,只需要在城墙顶部堆积一些沙袋环形工事,就足以阻挡绝大部分开花弹落到城墙后爆炸所形成的冲击波以及弹片杀伤。

至于刚好落在敌人头顶上凌空爆炸的开花弹,其实这很少的,不会太影响到整体战局的发展。

可惜的是,武昌城内的明军没人想到这一点,或者说有人想到了但是没人听,又或者有人听了但是没人去做……

总之,武昌城内对明军所采取的一系列防御手段,针对的还是传统军队的进攻。

于是乎当他们今天遇到保乡军的猛攻后就抓瞎了。

上午十点二十分左右,第一突击营不仅仅占据了第一爆破点废墟,更是占据了左右两侧上百米的城头,后方的第一步兵团的士兵们正在沿着这一段废墟和城墙源源不断的涌入。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可以宣告武昌城城墙彻底失守了。

而明军里也有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大量人开始逃离城墙,不少人当场投降。

同样也有很多人有着另外的想法。

当湖广布政使增道唯带着几个亲随仓皇逃离城墙一带的时候,却见参将李忠义带着其他几个将领以及上百甲兵追了上来,李忠义过来的时候还大喊:“大人,有我们在贼军就别想伤你们一根汗毛……”

结果话刚说完没几秒,这人就直接把刀插到了增道唯身上:“大人,借尔头颅一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