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刺猬一样的九江(2 / 2)

加入书签

谷趋  值得注意的是,楚军里的掷弹兵,并不是用来打野外会战的时候,列队上去然后朝着对面二三十米外的敌军队形扔炸弹……

嗯,不是不想,而是明军不给他们这个机会……明军已经好久没和楚军打过正儿八经的野外会战了。

因此楚军里的掷弹兵,目前是专门训练用于阵地的攻坚作战。

简而言之,就是往对面敌人藏身的壕沟里扔炸弹!

至于为什么要专门训练一批掷弹兵,而不是直接给步兵们配发手榴弹。

一方面是这年头的手榴弹威力有限,重量轻了威力太小,而威力上来了又太重,寻常士兵根本就仍不出去太远。

另外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面,这年头火药可是很贵的,手榴弹也是很贵的。

楚军根本不可能给太多的士兵都配发手榴弹,真要全军配发的话,楚军的军费根本就撑不住。

两个原因之下,楚军也就只能专门选出来一批精锐步兵,专门训练成掷弹兵。

这些掷弹兵除了接受火枪手的训练外,还会额外接受投掷手榴弹的训练,基本上可以看成是更加精锐,作战手段更加多样化的火枪手。

臼炮前置,掷弹兵的出现,这些都是楚军为了应对明军在防御作战里,越来越喜欢挖战壕的措施。

不过更加重要的还是楚军更加丧心病狂的装备火炮,并且倾向于大口径火炮。

以前楚军觉得两斤半野战炮就很好用了。

但是现在,九斤野战炮和五斤野战炮已经取代两斤半野战炮,成为了楚军陆军火炮的主力野战炮,尤其是九斤野战炮的装备数量越来越多。

这种火炮不管是在野战还是攻城,威力都不小。

到了目前各主力部队里,甚至都已经逐步把两斤半野战炮下方到各步兵团里了。

尤其是目前进攻九江城的四个主力师里,基本上都做到了把两斤半野战炮下方的程度,各师属炮兵团只装备五斤野战炮和九斤野战炮。

除了野战炮的口径扩大化外,楚军的另一大措施就是扩大四十八斤臼炮的装备数量。

以往的时候,楚军里的臼炮装备情况,是十八斤臼炮和四十八斤臼炮混装,都部署在独立臼炮团了。

但是后来,十八斤臼炮被直接编入了各师属炮兵团,而各独立臼炮团开始装备清一色的四十八斤臼炮。

再到现在,十八斤臼炮都已经下放到了团级部队。

因为楚军将领们发现,大多攻坚作战里,十八斤臼炮这种全炮重都只有三百多斤,战场机动比两斤半野战炮、两百斤短袍还要更方便的小炮。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直接在前线配合步兵作战,而配合级别是直接到了营级别。

这玩意,比两斤半野战炮还要更像步兵支援火炮,如果不是炮兵部队的特殊性,楚军将领们都想要把十八斤臼炮直接配发给各步兵营。

所以到现在,楚军已经开始在近卫师、第一师等几个东进的主力师里,直接把十八斤臼炮这种轻型臼炮下放到各步兵团,每个团四门,一个哨的编制。

同时师属炮兵团里臼炮营,也是开始加入四十八斤臼炮。

整体来说,楚军的炮兵部队,朝着数量更多,口径更大的路子上走。

如此也就导致了,明军哪怕已经费尽心思,在九江城部署了甚至超过辽东一线几个坚城要塞的火炮数量,但是依旧远远不如楚军的火炮数量。

不过他们毕竟是进行防御作战,并且史可法等人也早早就清楚,楚军必然会东进,所以他们也是早早就开始进行了准备。

九江城内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以及弹药,甚至备用的武器。

而城墙内外的各种防御工事更是部署的让楚军都自叹不如的地步。

他们在城墙上构筑了众多的沙包工事,甚至在几个炮位上的沙袋工事上,还加盖了厚木、沙土覆盖的顶盖。

这一看就知道这个顶盖,是用来专门防楚军的臼炮炮弹的直接命中或凌空爆炸的。

仅仅是城墙顶部的各种防炮用的工事,就比临湘战役、长沙战役期间的明军打造出来的防炮工事强了不止一筹。

而城外的防御工事也如此,明军在城墙下方构筑了众多壕沟,并且利用了护城河。

前方的空地里还有大片阻挡楚军步兵推进的障碍物。

罗志学第一次跑到看见九江成为的这些防御工事事,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在十七世纪,都差点以为自己来到了一战西线战场……尼玛这壕沟,恐怕一战早期也不过如此吧!

就这工事,人家明军甚至都不用担心直接藏在壕沟里,然后被楚军搞步兵的密集突击!

因为大量的障碍物,陷阱以及护城河的存在,根本没办法让楚军有效列队进行冲锋。

这九江就跟个刺猬一样,让罗志学都有种无从下嘴的感觉!

连对面的罗志学都对明军的壕沟防御工事感到震惊,人家史可法自己就更是信心十足了。

如此强大的防御工事,足足三万五千的总兵力,其中包括六千五百人新标军。

更有大小一共三十多门红夷火炮!

城内粮草堆积如山,足够让守军连带城内居民吃上半年的,省着点用吃上一年甚至都没有问题。

城内仓库的弹药也储备众多,甚至城内还有多个作坊,储备有大量的原料。

这些作坊可以就地修理、打造刀剑长矛再到火炮一系列武器乃至弹药。

准备如此充分的九江城,怎么可能被攻陷!

不可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