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东掳大溃逃(2 / 2)
前方的锦州变成了前沿战场支撑点,而广宁中前所,前屯卫等后方的城池也是变成了军事要塞。
而随着祖大寿和吴三桂投诚东掳,东掳人接管了该城后,因为此地是距离山海关最近的堡垒城池,因为东掳人非常重视这里,不仅仅在这里驻防重兵,而且还大兴土木,对城墙进行了加高、加固,并挖掘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这个过程里,中前所城里的普通人也是迅速减少,只剩下了少量辽西军的家属还在城内生活,其余普通老百姓要么被抓起来修筑各种防御工事死在了工地上,要么是被当成了奴隶被东掳人强行迁移到了后方。
等到楚军攻破这座城池的时候,以至于都看不见多少普通人!
而城内没多少普通人,也是让军方没了顾忌,直接放开了手脚大开杀戒,搜捕并击杀城内的一些东掳溃兵。
其中不乏汉八旗的前辽西军士卒。
中前所里的守军,虽然也有好几千的东掳本部人马,但是大多还是汉八旗组成的,这些汉八旗一部分是老汉八旗,还有相当多一部分则是投奔过去的前辽西军。
不过哪怕是他们在跪地求饶,叫嚷着自己是汉人之类的话,楚军也没有给他们什么优待。
脑袋后头都留着鼠尾辫了,而且还为东掳人效忠和楚军厮杀了,现在你们说是自己人,不要杀我……
这不开玩笑嘛!
再说了,辽西军以往是军阀藩镇部队,撑死了也就只能算是明军,可是和楚军没半毛钱关系,双方之前打起来可是一点都不手软。
楚军进城后,加上之前投降的,再加上后续全城封锁搜捕的,一共抓了差不多两万人俘虏。
对这些人,楚军方面肯定不会和以往对待明军降兵那样,直接挑选后就补充进入部队里,哪怕只是守备队或者乙等师都不行。
按照战前帝国高层的决策,东北战场上的所有战俘,顽抗者,不服管理者一律就地处决,服从管理者编入战俘营。
他们的余生将会在大楚帝国工业部里的众多大型官方建筑工地以及各种矿山里度过。
没有什么屯垦营,建筑营,运输营等以往大楚帝国用来安置明军降兵战俘的东西,只有统一的战俘营。
这可是异族国战,不是大楚帝国和明帝国争夺天下的统一之战,性质不一样,对待俘虏,降兵们的策略自然也是不一样。
没把他们直接屠杀了都是为了避免大规模杀俘,最后导致剩余敌军顽抗不降,导致战役比较麻烦,己方伤亡太大的缘故。
为了降低后续征战里敌军的顽抗心理,有时候也要给他们一条活路……
不然的话,投降是死,顽抗也是死,他们有不少人宁愿选择死战的。
这投降的话,虽然失去了自由,以后也只能当苦力,但是好歹还能赖活着不是,哪怕以后因为吃不饱,干的活又多,不用几年就累死了,但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啊。
至少,投降的时候,他们能活着不是。
人嘛,绝大部分都是畏惧死亡的。
无视死亡的勇敢者是有,但是一支规模达到十几二十万人的军队里,这种勇敢者绝对是极少数,大部分士兵还是普通人,而普通人里大部分都怕死!
这也是广宁中前所里两万多守军,在死伤了数千人后最后大规模投降的主要原因。
他们不想死!
左英哲在广宁中前所城里,当天晚上展开了战后会议,一方面是总结战役得失的经验,一方面是商讨战功之类的,然后安排各种战俘以及战利品的处理。
战后事宜里,其实战俘也不怎么用第三集团军管理,反正武器连带盔甲什么的都已经收缴了,这些手无寸铁的战俘也没法反抗,随便派点人看着,然后等待后方的河北守备司令部派过来的押送部队来接受,然后送到工业部在唐山滦州的煤矿去就行了……
那里的煤矿正处于大开发时期,急需大量的免费青壮劳动力!
顺便,还能把矿区到海边港口的道路都给修了。
诸多战后事宜里,各类物资的统计以及调用分配,这个比较重要,因为这里头涉及到了数万匹骡马,包括上万匹上好,可以充当骑兵坐骑的乘骑用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