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六十七章 已经工业革命的大楚帝国(2 / 2)

加入书签

人力嘛,总是有极限的。

但是机械不一样,它们可以让机械铁锤的力道始终保持如一,并且落点精确。

最关键的是,如果采用水动力的话,机械不会累……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别看这些普遍建立在县城或府城里的小型机械厂,看上去规模不咋地,但是产量可不小,基本能够满足当地一些日常铁制品的需求。

而这,也算是为当地带去了最基本的工业化概念。

各种新式机械,哪怕是依旧采用人力或蓄力的小型机械设备,开始从大楚帝国里的众多大型国防工厂里,逐步进入到了中小型的机械厂,让更多人认识到了机械的作用,并且也让更多人参与到了对机械设备的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当中来。

越多人使用这些机械设备,那么就越容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很多涉及到一些灵感上的创新,更是如此。

很多东西人家研究人员根本就没有想到,但是一线的机械操作工人们就察觉到了,并提出来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这些解决方法最终又会传递到那些生产这些机械设备的中大型机械厂里,然后对产品加以改进,并生产更新的机械。

由此可以形成一个循环渐进,相互促进的局面,进而提升生产力。

工业嘛,甭管是水动力还是蒸汽动力,生产力才是王道,只要能够提升生产力,那么就是工业化了。

原时空里的第一次工业化,可不是说蒸汽机成熟应用后才开始的,而是在蒸汽机成熟应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准确的说,蒸汽机的成熟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并不是说有蒸汽机后才有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是有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才有的蒸汽机,这两者的先后问题是要明确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是纺织业里开始采用飞梭织布,由此导致了棉纱供应不及,为了满足棉纱供应,人们想了各种办法,最终导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由此全面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而在大楚帝国里,类似的纺织产业革新,实际上在承顺三年左右就开始了。

老早的时候襄阳机械厂那边就利用罗志学提供的思路,搞出来了飞梭以及效率更高的纺纱机。

当然,在大楚帝国里不叫这玩意,早几年的时候,统一称之为新式织布机,新式纺纱机,现在吗,连新式这两个字都没了,就是称之为纺纱机,织布机。

而更有意思的是,这两样东西其实最开始不是用来发展什么纺织业,搞工业革命的,纯粹是当时大楚帝国为了保障军需,短时间内急需大量廉价布匹来制作军服。

所以襄阳机械厂才搞了新式的纺织机械,供给了当时的襄阳被服厂以及汉阳被服厂也就是后来的汉天纺织厂。

汉天纺织厂大规模应用这两种新式机器后,因为生产效率极高,搞出来的布匹成本很便宜,再加上产量也大到军需都用不完,所以才开始对外销售……进而引起了纺织产业的全面革新。

以苏秦纺织公司为代表的大量江南纺织手工作坊,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威胁,同时也是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引进。

不用几年时间,大楚帝国的纺织业就完成了织布机和纺纱机的更新换代……嗯,毕竟这玩意其实也没啥技术难度,只要有图纸,随便找几个工匠都能搞出来。

而对大楚帝国的各中大型机械厂来说就更没什么难度了,很快就在整个纺织行业里进行了普及。

同时各类工厂里,大量使用各种机械,尤其是水动力机械。

不说那些国防工厂里,就算是纺织产业里都开始使用水动力机械了,只不过搞出来布匹质量太差,都是一些粗布。

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大规模使用机械设备,让大规模集中生产的工厂也有了可能,进而出现了汉天纺织公司,苏秦纺织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

这个时候,套用后世严肃的学术观点,其实大楚帝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了。

只不过蒸汽机还没有搞出来,因此在很多后世人,哪怕是罗志学自己看起来现在还不算是工业革命!

但实际上,大楚帝国已经掀起了工业革命了。

那些装在船上运往扶桑,运往南洋的大量廉价布匹,就是工业革命的最典型特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