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五十九章 教化(1 / 2)

加入书签

承顺十九年十二月十三日,罗志学下旨任命前‘巡抚哈密、瓜州等处民政事’的哈密巡抚边永安为首任吐鲁番巡抚。

其辖区基本上就是甘肃嘉峪关以西、康西省以北、甘肃省西北区域的科布多府西南,即阿尔泰山脉西南,往西的话暂时到塔城地区以及伊犁河谷地区,但是没有明确边界……

因为往西能过去多远,纯粹要看后续楚军能不能再接再厉,把这一片地区的准格尔人继续干掉。

顺利的话,吐鲁番省的辖区,估计能够一路往西延伸到夷播海,即巴尔喀什湖,甚至一路扩张到咸海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为后续肯定会往西延续,因为首任吐鲁番巡抚,并没有和前身哈密巡抚一样驻防在哈密,也不是在吐鲁番,而是直接驻防在伊犁河谷的伊宁。

也就是原先准格尔人的行政统治中心伊宁城。

大楚帝国直接沿用了这一称呼,并在当地设立了伊宁府,称呼当地河谷地区为伊宁河谷。(之前称之为伊犁,这是作者君写给读者们看的称呼!)

吐鲁番设省,巡抚驻防伊宁。

同时设立各府、县、镇等各级行政机构以直接统治西域各地,如哈密府、吐鲁番府、塔城府等。

建立完善的的行政统治机构后,将会对当西域当地的归顺臣民进行全面的教化处理。

从宗教,语言,服装,文化,联姻等方面着手,对当地归顺民众进行全面的教化。

大楚帝国对新占领区的教化一向来是非常重视的,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如今的帝国教化政策,其实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确保当地所有人都是自己人。

至于不是自己人的……自然是死光了。

之前对待各种土司什么的都是这个路数,你接受我的教化,那么你就是自己人,大家一起快乐玩耍。

你不接受教化,非要当蛮夷那么楚军也不会和你客气,直接枪炮就打过去了……

西南地区以及康巴地区的各种土司们一开始也对大楚帝国的教化政策很不服,总觉得自己是蛮夷,和你大楚华夏人不是一家人,为此还经常掀起叛乱。

所以现在这些地方已经没有土司了……

有一说一,这些反叛行为一般也只局限在上层的那些土著权贵什么的,当地的普通老百姓们大多只是因为愚昧而被挟裹。

真说起来,这些普通民众其实不关心这些教化政策,毕竟穿什么衣服,上学学什么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吃饱饭能穿上衣服能接受教育……

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跟谁。

大楚帝国让他们吃饱饭了,他们自然也就跟着大楚帝国了,非常的简单而朴素。

这也是大楚帝国在诸多地区进行教化政策的时候,当地普通民众一般没啥意见,有意见的都是一些不愿意放弃权利,而大楚帝国又不出什么优待政策,比如给他们个爵位或者官帽子什么的当地权贵之流,也就是那些土司们。

如果大楚帝国愿意给他们爵位,给他们官位,那么这些土司还不一定会反叛呢。

毕竟稍微明事理的人都知道,如果能当华夏人,干嘛要当蛮夷啊……

历史上,漠北蒙古在康熙年间战败,面临着要么投奔俄罗斯,要么投奔清王朝的时候,为什么最终会选择归顺清王朝,成为清王朝的一部分吗?

哲布尊丹巴一世是这么说的:“北方名俄罗斯之黄契丹可汗之朝,虽云康平大国,而佛法未兴,衣襟左向,不可与之。南方黑契丹可汗之朝,平安康乐,且佛法流通。再满洲可汗之服饰,有如天衣,且其质料,乃属天龙之宝物,丝绒锦缎,无一不全,诚大有福之可汗也。我辈如去彼方,必享国泰民安之福。”

这一番话很有意思的,因为漠北蒙古是蒙元后裔,而蒙元在入住中原后已经穿右衿,从此以文明人自诩……但是俄罗斯还是蛮夷,穿的还是野蛮人的左衿,南边的清王朝入住中原后,好歹穿的是右衿,是文明人……我们文明人自然得投奔文明人……

大概就是这么個意思。

这用衣服作为理论去说,也只是代指而已,实际上背后代表的是华夏周边的各族对中原华夏文明的向往……更重要的是清王朝优待漠北蒙古,给出去的待遇还是很丰厚的。

历史上的漠北蒙古这么干,现在不少部落或其他什么族群之类的也这么干,人家漠北蒙古各部的贵族们,现在在金陵城当文明人潇洒着呢。

能当文明人,干嘛要当蛮夷啊!

只是,大楚帝国不会随便给什么小部落的头领爵位,官帽子啊……这又不是大白菜,哪能随便给啊。

没有一定的实力在手,你凭什么要大楚帝国的优待,还给你的爵位?

而很多反叛的土司,就是实力不咋地得不到优待,或者说对待遇不满意……都是一群眼高手低的人……当然不排除有那么几个是野心家之类的。

不过都无所谓,反正对于这些没啥实力的叛军,大楚帝国的应对方式一向来都是很单一的:杀!

至于你说实力强大的部落头领对待遇不满,然后反叛什么的……大楚帝国高层又不傻,对有实力的部落首领,早早就用高官厚禄招揽了……

比如漠北蒙古的那几个部落首领,这几个人的待遇就丰厚的很。

————

教化之余,大楚帝国还会集中力量在当地进行屯垦。

教化是软的,而屯垦才是硬的!

为什么西域对于传统中央王朝而言很难统治,也很难守啊,就是因为距离太远,物资补给太困难。

要想维持统治,驻军是不可缺少的,本族民众的数量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些人都要吃喝啊。

这吃喝怎么来?

这就需要进行屯垦了。

依托当地的一些绿洲、河谷等地,尤其是哈密、吐鲁番以及周边地区还有伊犁河谷等地进行大规模的屯垦,以出产粮食供应驻军以及民众。

只有能种田了,才能够真正的在当地站稳脚跟,要不然的话,什么都要从后方陕甘地区调集运过来,哪怕是财大气粗的大楚帝国也撑不了多久啊。

为此,罗志学指示农林部等部门针对吐鲁番省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一份针对性极强的移民屯垦政策。

比如免费分田,发放补贴,尽可能的吸引民众自发移民。

比如设立一批守备丙等师过去,并为守备,实为屯垦……

之前大楚帝国在东北、北方草原都这么干,这些地广人稀的地方里,很多所谓的城市,其实就是官方,尤其是军方组织的屯垦部队所建立的。

除了传统的农业外,工业部也准备在当地设立若干的工厂,主要生产一些消耗性的军事物资,主要是弹药以及步枪、冷兵器这些。

后续西域一带的战斗,应该就是南吐鲁番地区的零星战斗以及伊犁河谷、塔城地区以西的广阔草原地区了,但是最近的兵工厂在那里?

在嘉峪关,不过嘉峪关的兵工厂其实规模很小,严格上来说只是一座具备生产少量弹药以及修理枪支、冷兵器的小型兵工厂。

而供应武器的主要兵工厂,是后头的兰州兵工厂以及西安兵工厂。

从陕甘地区调集武器弹药前往吐鲁番省甚至还要去西边的草原,那就真心太远了……

就和当年为了支持在嘉峪关地区的作战,大楚帝国在兰州筹办兵工厂,在嘉峪关就地筹办小型兵工厂一样。

为了支援在伊犁河谷以西地区以及吐鲁番南部地区的作战,也是为了支持北部各地区的作战,工业部打算在吐鲁番省建立一个简单的国防体系,以就地生产弹药、枪炮以及冷兵器直接供应在西域地区作战的军队。

这个任务将会交给陕甘武器公司来具体负责,毕竟大楚帝国的国防体系基本上都是按照地域进行划分的。

陕甘武器公司之前就是负责在陕西、甘肃一带的国防工业体系建设,而之前主要为西域等地区兵力作战提供武器装备的兰州兵工厂、西安兵工厂以及嘉峪关的小型兵工厂都是嫡属于陕甘武器公司。

陕甘武器公司在过去十多年的历史里,其武器研发以及生产体系,也是针对高原、沙漠等地形以及严寒等天气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同时对骑兵武器也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其设计研发的新型马刀,即十五年式马刀,采用了更加优良的材料,刀身的质量更加优秀,同时在刀柄以及刀身的弯曲角度上有着细微,并更加符合实战需求的调整。

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在严寒天气里,这种马刀依旧能够保持比较好的性能,不会轻易折断。

小常识,钢这个东西,并不是说单一不变的,会因为具体工艺或配方的不一样,导致性能千奇百怪。

钢这玩意只是一种铁碳为主的合金材料的统称,但并不是说只有碳以及铁元素,还有其他不少东西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