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二十六章 东临牌特香肉罐头(1 / 2)

加入书签

从省城里弄了钱回来的王图意气风发,刚回去就把州工业处下属的几家徒有其表的所谓官办企业给安排了下去,有的负责采购供应碎石,有的负责采购供应枕木,还有的负责材米油盐果蔬等生活物资。

这些物资不用说,都是直接供应给铁路公司那边的。

在如今的河源州里,也就只有铁路公司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采购,他们修铁路的时候,需要碎石铺地基,也需要枕木。

同时他们修铁路的工人非常多,所需要的各类生活物资都非常大。

毕竟修铁路本来就是个大工程,如果是在山区里修铁路那就更麻烦了,需要开山架桥甚至修隧道(历史第一条铁路隧道为泰勒山单线隧道,1835年完工,长七百多米)。

工程量比在平坦地形里修铁路要大多了,毕竟这年头的基础工程施工基本都靠人工以及蓄力,至于机械设备嘛,只有一些简单的机械,但没有什么蒸汽动力或者内燃机,电动机的设备。

光靠人工在大山里修铁路,光是修隧道就够麻烦的了,同时还有众多的铁路桥梁。

此外哪怕是普通的地面铁路,有相当多一部分也是沿着山腰硬生生挖出来的。

这些都导致了在山区里修铁路的工期非常长,同时耗资极大。

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大楚帝国铁路总公司只修这么一条粤赣铁路这条山区铁路的缘故,投资实在太大了。

粤赣铁路这边,有广东,准确的说是珠三角这一片可以和长三角相提并论的工商业乃至农业都是相当发达的地区顶着,哪怕是修建铁路的成本高也能够在后续的运营里收回成本。

此外广东巡抚财政那边,也知道这条路太难修,投资太大,因此也通过了一些政策减轻了铁路公司的负担,比如说低息贷款,铁路开通后的运营收入的税收优惠措施,并配合铁路公司那边开发火车站以及周边地区的商业价值等等。

如此才能够让粤赣铁路修起来。

当然,铁路难修,投资大那是只有铁路公司以及上头的大老们才会头痛,而对于王图而言。

这铁路越难修,投资越大,他们河源州所能够获得的好处就越多。

这么大一个工程就摆在这里,光是部分原材料的供应就足够河源州工业处所属的那几个官办皮包公司吃得满嘴油了。

同时还有大量铁路工人的日常吃喝消费也是一个大数目。

要知道粤赣铁路公司在河源州一段里的铁路工人,长时间都维持在大几千人呢,这么多人的日常物资消耗,以前都是他们从惠州乃至广州等地采买后,通过火车运输过来。

毕竟广州惠州等地乃是商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各种物资供应非常的充足,甚至大宗采购的粮价比河源州这边还要更便宜一些呢。

至于铁路运输成本……那只是对外人而言,他们自身就是铁路公司,而且本来他们都要往前线的工地运输大量的建筑材料,顺带也是可以运输生活物资的,不仅仅如此,他们还可以用普通的商用列车顺带运输物资。

比如说某一趟列车里的旅客不多,还没有达到火车头的满载的话,那么他们就会顺带挂一节货运车厢上去……

至于成本,顶多就是多烧一点煤炭再加上车厢的损耗折旧费。

四舍五入之后,基本不花钱。

这也是之前没有在当地大规模采购生活物资的缘故,当地的物资价格也不便宜,而且他们所需要的数量太多。

真要在河源州当地采购所有的物资,河源州这个只有三四十万人口的小州,还真供应不上来!

而这一次,王图就是撬开了这个口子,获得了部分生活物资的供应权,尤其是就近供应一些果蔬这些保鲜日期很短的物资。

至于米面这些主粮……河源州当地的粮食都不富裕,当地人自己吃都不够,哪有多的大规模供应给铁路公司啊,王图就算是想要供应,那也只能从外地购入后再供应,当个二道贩子,然而在价格上肯定会稍微高一些。

不过人家铁路公司虽然放开了口子,但是也不傻,不可能放着自己廉价主粮不吃,找王图你卖高价粮食的。

毕竟粮食乃是大宗消耗物资,哪怕只是几个百分点的价格差距,那么长时间下来也是个大数目。

王图也不贪心,能够就近为铁路公司的大量铁路工人们供应果蔬这些物资已经很不错了。

有了这么个大销售渠道后,州工业处下属的官办公司当二道贩子能够赚钱不说,而且还能够带动当地的果蔬种植户们增加收入,同时还能通过雇佣人员解决就业问题。

而后者,其实才是王图更加看重的。

王图折腾各种工业是为啥,一方面是为了税收,另外一方面还不是为了当地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除了日常生活物资外,铁路建设所需要的碎石,木料等物资的供应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

如此不仅仅州工业处下属的官办企业能够赚钱,还能够带动更多的就业。

毕竟碎石和木材,虽然河源州里大把石头和树林,但是总需要开采出来吧!

如此也就能够顺势搞一些采石场,伐木场,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当地民众的收入。

最后还有王图所争取到让铁路公司雇佣本地人修建铁路的就业岗位,这至少又能够解决上千名青壮的就业问题,为当地民众增加收入。

最后各种物资的运输也需要人手,这又能解决一部分就业。

王图估摸着,光靠着铁路工程前前后后就能够解决当地至少三千人以上的就业岗位,这还不算间接就业的种植户以及为这些就业人员所提供服务的其他行业。

那些工人们有了收入,果蔬种植户们的东西能够卖出去了有了钱了,这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并且他们的消费又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消费。

比如说工人们也要吃喝穿衣,这就需要其他人提供粮食副食果蔬等各种生活物资,还需要人为他们提供衣服,修补房子等等。

而其他行业的人,也需要不同行业的服务并提供消费。

如此一环带一环,整个经济循环也就起来了。

这种带动,其实和王图之前折腾着发展各种产业是一个道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消费,增加税收。

再通过税收进行各种基础建设,反过来进一步扶持工商业,农业的发展。

这个过程里别人赚钱是赢一次,但是王图能赢几十次……这同样也是为什么众多地方官府的官员们,都想方设法搞经济,试图发展工业的缘故。

工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太大了。

不说在小小的河源州,其实放大到整个大楚帝国来看也是如此。

大楚帝国的铁路建设,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铁路行业资深的事情了,而是一个联动了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础建设工程。

通过铁路建设,直接拉动了煤炭、钢铁、化工这这些基础产业的发展不说,而且还会直接带动各类机械行业甚至各行各业的发展。

哪怕是铁路的竞争对手船运业,也是受到了利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刺激发展,为什么?

因为铁轨也好,其他各种修建铁路所需要的直接物资或间接物资也好,总得运输吧,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船只进行运输的。

比如粤赣铁路广东段内所需要的铁轨,基本都是广州钢铁公司所供应的,而广州钢铁公司的煤炭基地在广宁、铁矿基地在琼州,钢铁厂也在琼州……这煤炭运输以及后续的成品铁轨运输都需要使用船只运输的……铁路公司总不能直接把火车开到海里,然后把铁轨带回来不是。

这说的还仅仅是直接影响到的煤炭,钢铁,机械,化工,船运等行业,而间接影响的就更多了,甚至夸张一点说波及到大楚帝国经济体系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是每一个人。

你要说具体影响规模有多大?

这可以从大楚帝国铁路总公司在承顺二十五年的时候,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券、补贴等各种外部途径所获得的铁路建设资金可见一斑。

在承顺二十五年,铁路总公司通过各种渠道,从外部凑集的资金足足有六千万楚元!

六千万楚元啊,而且这还仅仅是铁路公司在一年里所凑集的资金!

如果算上前几年以及后续几年的铁路投资,那么大楚帝国在铁路建设上所投入的资金,堪称天文数字。

而这种天文数字的庞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里,自然而然的会带动其他行业的高速发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