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平衡和派系(1 / 2)
等到正月十五的大朝会结束以后,罗志学才算得上是真正进入了工作状态,整个工作节奏恢复到了平常时候。
基本上每天就是先开个御前的值班会议,主要是听取臣子的一些重大的简要报告,然后罗志学根据事情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指示。
\b出席的臣子也不会是所有的参务大臣以及协办大臣,往往只有当值以及交班的参务大臣和协办大臣。
这个时间,也是值班大臣们进行交接的日子。
昨天晚上值班的参务大臣以及协办大臣们,在开完早会后就可以下班回家休息了。
新值班的参务大臣以及协办大臣则是接过工作并开始一天的值班工作,大概会维持到晚上八点左右,和晚班的值班大臣们进行交接后下班回家休息。
因此每天的御前参务早会,参加的人员并不会很多,值班大臣一般是两个或三个,协办大臣是四个或六个。
总人数大概在六个到九个之间。
\b开完早会,罗志学会开始处理各种报告奏折,这些正式的报告主要是各部递交,经过了分管的参务大臣或协办大臣之手后,再递交给罗志学这里来的。
都是一些涉及到帝国内外重大事务的报告,比如法律条文的更改,重大工程项目,对外军务,重大行政调整,部分中高级官员的任免以及其他重要事务。
\b这些报告,通常由各部门负责具起草并负责具体事务,各部尚书或实际署理该部的左侍郎给出审批意见,并认可后,这种报告会一式三份,一份送往分管该事务的参务大臣或协办大臣之手进行审批。
第二份送往翰林院各科。
第三份直接送往档桉室留档。
参务或协办大臣接到报告书后进行审批,分管大臣会给出详细的审批意见,然后这份报告书才会送到罗志学这边来……其中的分管大臣的审批意见是密封的。
\b不过送到罗志学这边来的报告文书也会非常多,同时很多报告书那都是厚厚一大堆,动不动就是几十页甚至几百页的报告书。
罗志学也不可能真正的把每一份报告书从头到尾都看完,同时也不可能什么都不看,直接就按照分管大臣的审批意见去批准或否决某项事务,因此都是只看简报提要。
这些简报提要怎么来?那就是翰林院的主要工作了。
翰林院下设各科,每一个科室都是专门对应某一部。
行政系统里目前有大小三十一个正二品级别的部或从二品级别的总局、总署等一级机构。
军事系统有十二个部门,分别是陆军的四部两总监、海军四部一司令部、近卫军司令部。
文武两大系统,一共就有接近四十多个一级机构。
而这四十多个一级机构里,每一个在翰林院里都会有一个科室进行对应。
相对应的各科室对会各部门递交的第二份报告进行审阅,并提炼报告书中的要点形成简报。
然后报告书和简报一起送到翰林院秘书处,由各位一等或二等秘书,携带三等秘书进行审阅。
审阅后认为简报没有什么问题,会把简报进行密封。
最终各部门的报告书本身、分管大臣的审批意见、翰林院的简报一起送到御前,让罗志学进行最后的批阅。
罗志学一般只看翰林院的简报和分管大臣的审批意见,如果两方面都没啥问题的话,直接也就按照分管大臣的审批建议,进行批准或否决。
只有当秘书处的简报和分管大臣的审批意见存在矛盾,又或者是事情比较重要,罗志学才会亲自去翻阅那些动不动几十页甚至几百页的报告。
\b处理各部门呈送的报告书,这是罗志学日常工作里的一部分,但并不是花费最多时间的。
实际上罗志学用来审批传统意义上的奏折,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不过需要罗志学亲自批阅的这些奏折和传统意义上的奏折不太一样,只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才准许上折。
京官需要从四品实职副处长以上,而地方文官的话,则是从五品以上者才有资格上密折。
并且这种密折,不允许用来说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官员们用来密折请安这种事,早些年出现过,但是被罗志学狠狠责罚过后,明确规定不允许用密折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后,基本就没有出现过了。
同时还要求言之有物,不允许瞎扯澹,如果你要用密折进行弹劾的话,那么就要求官员对弹劾本身负责。
\b密折制度,是为了给官员,主要是地方官员们一个直达天听的渠道,更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掌控力度。
特殊情况下,罗志学根本不需要通过参务院甚至各部对各省下发命令,而是可以直接通过密旨的方式对地方官员下令。
参务分管制度、翰林院简报制度、税务独立、地方密折制度、文武彻底分离、陆海矛盾巨大,近卫军自成一军等等。
这诸多的种种制度,其实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罗志学为了加强皇权而不断做出的努力以及尝试。
经过这一系列制度,大楚帝国的皇权是高度集中的,任何一个传统的封建王朝都无法玉指相提并论,前明的皇权对比大楚帝国的皇权,连提鞋都不配。
只要罗志学愿意,他可以绕过参务院,直接通过翰林院接管整个京畿各机构。
只要罗志学愿意,他都可以绕过整个京畿官僚系统,直接对地方官员下达旨意。
\b而罗志学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本身有多么大的才华或能力,纯粹是因为他是开国皇帝,本身就具有空前的威望以及威慑。
此外还因为他是开国皇帝,大楚帝国的所有政治构架都是他参考后世的诸多制度所设计的,中间不存在任何的干扰。
就好比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一样,罗志学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旧利益群体出来干扰反对。
当既得利益群体形成的时候,大楚帝国的政治构架已经很成熟了。
这些利益群体,其实已经变成了这一套政治体系的维护者。
比如京官们,其实对地方密折制度就很不爽,因为这样的话,地方官员就会绕过各部甚至参务大臣们,直接向皇帝报告。
但是京官们不爽,但是地方官员们却是举手欢迎,并且极力维持啊,因为有了地方密折制度,他们的意见才能够直达天听,不用担心被各部乃至分管大臣们所阻拦啊。
\b税务独立制度……谁要是敢提把税务事务重新纳入各部,搞一个传统的户部之类的机构出来,税部的那些官员们第二天就会彻查该官员的税务问题。
这天底下,还真没多少官员敢说自己没有税务问题,哪怕自己没有,但是家属呢?
\b翰林院简报制度,其他官员要是敢提出来取消,你真以为翰林院掌院学士是吃干饭的啊,人家可是参务大臣……此外在大楚帝国官场里,翰林院内的诸多官员们,是一股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而名声在外的秘书系,那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除了秘书系外,翰林院里还足足有四十多个科呢,通常能入选翰林院的一般也是以年轻或中年等前途比较远大的官员为主。
这些人来来去去,总人数挺多的,后来身居高位的也不少,由此形成一个个小派系。
最后的参务制度就更不用说了,谁要是敢对参务制度有意见,那就是和帝国内权势最显赫的九名参务大臣以及二十多名协办大臣们作对。
诸多种种,都意味着现行的政治构架里,已经存在着大量的既得利益群体。
而这些人,会自发的维护这一套政治制度的运行。
哪怕这套政治制度是自古以来皇权最为集中的制度。
但是他们依旧会坚定的维持下去,因为这里头有着他们自己的利益。
\u001b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诸多朝代想要进行改革都困难重重,会引来大量反弹的缘故。
↑返回顶部↑